俩也没了父亲,应该很能感同身受那种痛苦。
等到秦媛媛的太奶奶拄着拐杖从厨房颤颤巍巍地走出来后,我们才发现眼前这百岁老人竟然看着跟我外婆差不多,看着很有精神。
秦媛媛看到她太奶奶出来后,开始用土话讲起我们此次前来的目的。
经过秦媛媛的沟通,我们才知道她的太奶奶祖祖辈辈都是编写村志的人。
她老人家拄着根拐杖颤颤巍巍走进房间,从一个红木箱子里拿出厚厚一沓已经泛黄的书籍给我们。
我从那些村志里得知,当年的刘氏家族是这一片最大的家族,也就是大地主。
因为土地多,要交的税也多,于是当时的族长就想到建一个寺庙,把农田山林归到寺庙里的办法来避税。
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动乱,很多人的土地可能会被抢走,但寺庙的土地是不会被抢夺的,无论政权如何替换,那些帝王很少会伤害寺庙的僧人。
也是因为家里有钱,刘氏族长的三个儿子都骄奢淫逸,做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情。
后来把家产挥霍光了,经人介绍就惦记上了几公里外靖江王陵里的财宝。
那三兄弟跟几个外地人就去盗墓。
第一次他们就得了一大批的财宝,秦媛媛的太奶奶说以前老祖宗留下有很多罐子,后来日本鬼子进村子扫荡的时候全部被砸了。
继续阅读
我觉得那应该是明代梅瓶。
那刘氏三兄弟把盗来的财宝变卖之后,开始吃喝嫖赌,没多久又挥霍一空。
正当他们准备再次盗掘靖江王陵时,发现桂林市区在打仗,就是当时的抗清明将李定国在攻打定南王孔有德。
于是他们便叫上村里的一百多号男人和附近十几个村子的人趁乱跑到靖江王府里偷抢了很多财宝。
刘氏三兄弟拿着从靖江王陵偷抢来的财宝,又看到有那么多人跟着他们,想到同时期的闯王李自成,他们便有了起义的想法。
其中刘氏老三对外自称他们刘家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开始利用禄泉寺招兵买马。
等他们的起义队伍壮大到1000多人的时候,清军孔有德的旧部又打了回来。
刘氏三兄弟开始抵御清军攻入桂林,最终还是因为寡不敌众所有人都战死。
老和尚知道后,托人把那些人的尸体都运了回来。
老和尚把所有财宝和他的儿孙们都埋在那水塘下面。
其他人则是埋在后山,就是我们看到“千眼樟木”那个位置。
那刘氏族长也就是那老和尚死后,剩下的刘氏族人很多都离开了村子,大部分人迁去了灵川县的潮田乡。
后来村里又来了两个和尚,把那破败不堪的禄泉寺重新翻修了一遍,重新开始经营。
那两个和尚会把得到的香火钱大部分都给村里的刘氏后人。
秦媛媛的太奶奶说,以前那寺庙里的小和尚很喜欢画画,特别是山水画,以前村里每家每户都有那小和尚送的画,后来日本鬼子进村扫荡有的被烧了有的被抢走了。
一直到19世纪初,秦家三兄弟来到村子为刘家工作。
其中秦家老三是个很有能力的人,他人老实本分,长得也是高大帅气,加上他管理的农田年年都是大丰收,很快就得到当时地主女儿刘氏的青睐。
没过多久她们就结了婚,因为秦家老三的管理,附近的山林田地都成了刘家的财产,当时他们的土地一直到现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花江校区那片。
1927年北伐战争,全村的成年男性加入李宗仁的国民第七军参加北伐战争。
战后村里参加战争的男性无一人返乡。
秦家老三留下妻子刘氏跟一个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