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倭人便迫不及待地再次发起了猛烈而持续的轮番攻击。
他们依旧沿袭着前一日的策略,每波派遣约六千人的兵力,企图以人海战术突破防线。
与前不同的是,这次倭人显然吸取了教训,开始就地取材,迅速组织起一支伐木队伍,砍伐周边的树木,紧急赶制出了大量的简易木梯。
这些木梯虽看似简陋,不过是些寻常的木制长梯,没有配备攻城梯上特有的锋利倒钩,但足以让倭人士兵得以接近城墙,他们纷纷将梯子架设在寨墙上,不顾一切地向上攀爬,企图一举夺下这座至关重要的防御工事。
面对倭人的新攻势,张议潮的军队并未坐以待毙。
整个夜晚,他们都在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利用夜色作为掩护,对寨墙进行了紧急加固。
士兵们不辞辛劳,连夜在原有的城墙外侧增设了一道防箭的女墙,这道新墙不仅为守军提供了额外的掩护,还大大增加了整体防御结构的稳固性。加上女墙的高度,整个城墙的垂直高度已然超过了一丈,对于倭人来说,无疑攻打起来更加困难。
当倭人的木梯终于被架上了加高的女墙时,守墙上的士兵们早已严阵以待。
他们手持大锤,一旦发现木梯靠近,便迅速而有力地挥锤砸向梯身,将其直接摧毁。
同时,守军还利用夜色中准备好的大量巨石,一旦有倭人接近或攀上城墙,便毫不留情地从墙上掷下,大大小小的石块在空中划出一道道沉重的弧线,狠狠地砸向敌人,造成了巨大的杀伤力。
经过一夜的紧张筹备,城墙上已经堆积起了小山般的石头,这些石头来自于周围连绵不绝的山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这些山丘上别的没有,石头可是要多少有多少。
张议潮的部队,为了保持持续的战斗力,采取了轮换防守制度。
墙上,由于空间限制,能够直接参与防守的守军数量被严格控制在三千余人,不足四千人,以确保防御的密集与高效。
在这紧张而激烈的战斗中,没有一个人能够不吃不喝,一直高强度战斗,必须确保每个守城的士兵都能得到适当的休息与恢复。
当一部分士兵在城墙上浴血奋战时,其余的士兵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安全的后方区域抓紧时间休息,养精蓄锐,以备再战;另一部分则忙于整理战备物资,包括检查武器装备、修补防御设施,以及最为关键的一项——搬运石块。
这些石块,作为守城的重要武器,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城墙上,以备随时向攻城的倭人投掷。
战斗自黎明开始,便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惨烈的厮杀声与兵器碰撞的金属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没有片刻的停息。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与硝烟味,整个战场仿佛被一层死亡的阴影所笼罩。
作为统帅,张议潮更是以身作则,时刻关注着寨墙的每一处防御动态。
他身着铠甲,手持沾染了敌人鲜血的陌刀,穿梭于城墙之上,激励着每一位守城的士兵。
一旦发现有倭人突破防线,或是有了站稳脚跟的趋势,张议潮便会毫不犹豫地带领他的精锐亲兵,亲自挥舞着沉重的陌刀,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冲入敌阵,以雷霆万钧之势将这些倭人一一砍杀,确保城墙的每一寸土地都不被敌人所染指。
别的士兵,在紧张的战斗间隙中,或许还能通过轮换找到片刻的安宁,得以休息与喘息。
但唯独张议潮,这位整支部队的精神支柱与灵魂人物,却几乎没有片刻的时间可以真正放松下来。
他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与专注,无论是在指挥作战,还是在巡视城墙,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即便是张议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