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指针即将划过九十分钟刻度,主队如同被激怒的蜂群般发起最后的冲锋。
尽管曼联的换人战术短暂打断了对手的攻势,但蝙蝠军团很快又化作漫天盘旋的嗜血红蝠,用利爪撕咬着红魔防线的每一处缝隙。
连门将塞萨尔都化身狂战士,竟弃门冲到中圈弧顶附近,一记凌空摆渡又将皮球重新轰向曼联的防区腹地!
不过……门将都压到中线了?
这也太不把曼联当回事了。这简直是把诱饵挂在了鸡贼李的鼻尖上。
于是当第四官员举起下半场补时三分钟的电子牌时,比赛的悬念也就戛然而止了。
第89分钟,回到大禁区角前翼位协防的马凯达,联手斯尔纳,利用身体的吨位硬生生的从马塔脚下劫走了皮球。
同时,马凯达又利用结实的臀部和扎实的马步,护住了皮球,挡下了马塔第一时间的就地反抢,也稳住了身型,抗住了马塔反抢失败后试图打断曼联反击的超技术动作。
确实,1米7的小马塔与1米85的马凯达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前者想要放倒后者还不太容易。
当然,这也和马凯达越来越稳重的球风有关;如果像一两个赛季之前,拿球就想即刻提速打反击的愣头青,大概率会被马塔的扫堂腿勾倒,进而直接错失这次难得的反击机会。
可是这次已经开始像新品种中锋晋级的马凯达显然记住了球霸李在特训营中对自己喷过的唾沫星子,以及其对快速反击的理解:
“想要打成、打好反击不是比谁的腿快,而是比谁的脑子转得快!
反击的应该是要在断球之前就开始了,先要观察好双方的站位和跑动,思考好断球后双方球员可能的移动变化;
另外,快速反击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并不是快,而是稳、准和狠。
稳就是选用最简练、直接和有效的技术动作,稳定的完成自己的动作设想;准则是一定要传得准;狠就是要果断、坚定既定的快攻策略,处理皮球或者盘带不要啰嗦,最好就不要盘带,直接传球!传完再跑。
是的,盘带和突破并不是必须的,这两个反而是为了准确和直接的准确服务的,毕竟你带球跑得再快也比不过空切,更比不过皮球的转移速度。
所以断球之前,就要想好衔接的技术动作和反击方向;断球之后,并不是要第一时间起速,而是首要护好皮球,然后第一时间把球准确的传出去!
否则,反击可能都发动不起来,或者没有方向就失去了锐利;相反,只要稳、准、狠,反击或者快攻绝对想慢都慢不了。”
当然,一开始马凯达和波塞邦等人听到球霸李的这番说教时,表面恭敬,内心都是不以为然的,毕竟千里走单骑,一路风驰电掣、过五关斩六将,一条龙破门,这多爽啊!这是所有球员都梦寐以求的功业。
何况马凯达他们都知道球霸李自己就没少干长途奔袭快速反击破门的事,毕竟都是小迷弟,偶像的进球集锦视频那自然是反复学习,热忱程度也就仅仅比学习逐木鸟和东京的资料片低一些而已。
不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训练赛中被球霸李言传身教的打爆过几次或者爽过几次之后,小马和小波也就心服口服了:“老大教的果然没错!”
这次,马凯达就是先护球稳住身形,并没有被马塔的犯规动作勾倒,已经含着哨子的主裁判卡萨伊也自然平举双手,示意得球方有利,比赛继续。
然后,小马也没有原地弹射启动,那样速度快不起来,没两步就会被追上,然后被更凶狠的放倒,所以要传球。
小马再次观察好传球的方向与队友,才稳稳的送出一记半高球,给已经成为顶在最前面的李奇送了过去。
李奇此时在中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