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4章 近地港口(2 / 3)

时候,是华国这边的一些动作,不可避免的影响到整个世界。

……

在二代聚变实验堆研究和建造的这些年里,

华国的各项超级工程,也在持续推进着,

在二十年大建设完成之后的第三年,

位于同步轨道的近地空间平台,就完成了第一阶段,一万平米底面积的建设目标。

数条由多个舱段组成的,数百米的舱段组合体互相交织,

组成了这个庞大的航天组合体,近地空间平台。

到了,59年。

又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过后,得益于生产力的持续提高。

此刻的近地空间平台,各舱段组合体加起来的底面积已经超过了两万。

此刻的近地空间平台。

除了是一个地外空间科研基地,

还是一个相当繁忙的接驳港口。

前往月球或者其他方向的航天员,科研工作者,乃至游客,

基本都将先抵达近地空间平台,然后换乘连接在近地空间平台各舱段上的往返飞船。

月球那边也是一样,月球同步轨道上有个小号的近月空间平台。

抵达月球的往返飞船将对接在近月空间平台,然后乘坐登陆器登陆月球。

当年,

近地空间平台宣布,作为一个‘近地港口’,

首次实现全年超过一万人次的吞吐量。

虽然一万人次不意味着有一万人,

但万这个单位,用在地外,依旧相当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一万人次里有每季度轮流换班一次的,近地空间平台,月面基地,乃至近些年新建设的,占地面积相对月面基地还相当小的火星半永久性基地的航天员,研究员,以及幸运抢到月球基地旅游资格的游客。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一年。

华国范围内,已经建设起更多的火箭发射场。

各发射场几乎每个月,都各自有数次乃至十几次载人发射任务。

不过遗憾的是,

虽然航天领域,这些年一直都在抓紧电推进技术的研究。

也有些成果。

但即便是最成熟的霍尔推进器,目前的推力依旧在十千克以内。

距离作为载人飞船脱离地面的推进器,依旧还是差很多。

目前只是在近地空间平台和近月空间之间,作为化学燃料推进的辅助使用。

而载人飞船脱离地面时,基本已经完全使用的是化学火箭推进。

这些年,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以及航天成本的降低。

主要还是在工业转型升级后,全产业链全环节制造成本的下降上。

……

60年。

近地空间平台项目提及未来建设计划时说道,

在之后,近地空间平台可能将朝着‘动起来’,利用向心力,模拟实现人造重力的方向努力。

此外,

近地空间平台,还向上提出了一个想法。

想要在地外,安装一个可控核聚变商业堆。

这件事情,在二代聚变的研究过程中,

莫道抽出空来,参与了一下。

这件事情,即便是在这个时候,依旧相当困难。

商业堆这些年下来,也没有缩小多少。

即便是此刻华国的火箭已经越造越大,

推力一代比一代夸张。

但想要将整个商业堆送上去,依旧不太可能。

最后,在莫道参与和负责下。

一个尽可能缩小后的,大概标准商业堆一半大小的,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