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海棠收到了周雪君的来信。
她说起祖父祖母知道了吴珂为何落水了,并没有因此就迁怒于任何人,毕竟那本来就是意外。
而站在镇国公府的立场上,他们对于当年那些不幸遇难的吴门故生,又挺同情的。
虽说周吴两家是姻亲,吴家的女儿又做了周太后名义上的儿媳,就更加亲上加亲了,可周吴两家文武有别,其实一向立场不同。只是在皇帝看来,他们都是一个鼻孔出气罢了。
周家因为周太后的缘故,支持德光皇帝上位,却并未因为拥立有功而得到什么好处,反倒因为不肯支持皇帝变法,遭了不少埋怨。周太后无儿无女,除了家族再无牵挂,心也冷了,周家便不再插手朝中事务,只专心守好西北边关。吴家与孙家在朝中斗法,外人只当吴家背后还有周家的兵力支持,其实周家从未承诺过什么,还曾经劝过吴文安公,要谨慎行事,既然已经上了皇帝的船,就不要再与皇帝对着干了。
然而吴文安公心里过不去,每每看到孙家一党的人做些祸国害民的事,便要跳出来攻击一番,偏偏他又不是孙阁老的对手,皇帝还总偏着后者,以至于每次他都要落败,一旦落败,下属门生便必定会有折损。他总想着一切以稳妥为先,不能影响了女儿的后位与外孙的储位,每次都忍气吞声,坐视下属门生被孙派贬职流放。周太后、承恩侯府以及长安的镇国公府,其实都曾劝过他,不要自断臂膀。可他不听,别人又有什么办法呢?
镇国公府能做的,不过是在这些吴门故生被流放到西北的时候,暗中照应一番。有海西崖出面,周家人也能隐在幕后,免得被孙家人抓住把柄。
三十多年来,镇国公府也曾帮助过许多吴门故生。谢文载等人都对这份恩情心知肚明。起复回朝的人不方便明着亲近镇国公府,但私底下都通过谢文载、海西崖等人,与镇国公府保持联系呢。如今陶岳入阁,他早年也曾有恩于吴门故生,他又与镇国公府结为盟友,双方关系就更加密切了。
镇国公夫妇此前并不知道有已故吴门故生的后人到了长安求学,得知他们跟吴珂落水一事扯上关系,还挺吃惊的。一方面,他们为故人之后对吴家的怨恨而吃惊;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希望双方真的结成了死仇。
吴珂主动与吓得自己落水的人达成和解,还在生活与学业上帮助对方,令镇国公夫妇感到非常满意。
虽然吴珂大病一场,是受了委屈,可他是个明事理的人,又愿意对人宽容,懂得感恩,足以令看着他长大的长辈们感到欣慰了。
镇国公认为,能这么做的吴珂,将来必定不会是个白眼狼。周家不指望他能回报恩情,但只要他对周家没有怨恨之心,不象他所敬重的婶娘归夫人那般不知感恩,周家便已知足了。
周家人已经不是头一回遇上大恩成仇的例子,几十年来不知吃了多少亏,若连吴家遗孤都这么做,那就太令人心寒了。幸好吴珂不是这样的人。对于懂得感恩的人,周家不介意多伸几回援手。
周雪君在信中对海棠道,她也曾当面问过吴琼,吴琼同样不怨恨那两个书生,反倒多次嘱咐家中下人,送去租来的小院的粮食瓜菜都要挑好的,衣裳鞋袜也要齐备,不要怠慢了客人。他们堂兄妹如今虽然能自立门户了,但其实还需要镇国公府供养,并没有多余的财力去做些什么,只能在生活起居上照应那两个秀才,就盼着他们不要再怨恨吴家了。吴家过去行事有亏,早就遭了报应。如今大家都同样是被人所害,理当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才是……
周雪君认为,归夫人的性子不是很好,但养出来的吴珂与吴琼却都是端正厚道的性子,令人能放心与他们结交往来。未来的吴家,其实真不需要什么精明强干的人物。新生的吴家,只要有一位宽厚仁善又明白事理的新家主,再有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