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心思又鼓噪起来。
安定国道:“村长,这台机器全功率运行的情况下,可以把我们家地附近的几块田地也覆盖。这几块地有九叔公家的,还有杨二婶家的,只要他们愿意,我可以把机器租给他们使用。”
“愿意,愿意!”杨二婶的儿子连忙应声。
九叔公的儿子也大声道:“我们租!老二,以后再有人打机器的主意,我第一个不答应。”
这下,遭人眼红的变成了挨着安家的这几家。
这几块地原本不是什么好肥力的地方,分田的时候大家都不想要,现在他们悔的肠子都青了。
安定国道:“村长,我研究这台机器半个月,大概明白了它的工作原理,如果大队能找来材料,我可以做一些简易的,到时候看看村里怎么分配。”
村长激动:“安老二,你没说大话吧,这东西真能造?”
那可是钢筋铁骨,里面那么复杂,他们这穷乡僻壤,能造个啥?
安定国道:“当然不会和机器一模一样,只能做个简易装置,能往水里注入空气,但是具体注入多少就控制不了了,养虾蟹应当是够用。”
“那可太好了。”村长重重抽了口烟,“能用就行,咱们不讲究那么多。”
大队长:“都需要啥材料,我这就回去看看,不行我去公社借,看能不能借来。”
要真是能做出几台简易的设备,就能多覆盖更多地块,增加的是整个大队的产量,这才是造福集体的大好事。
“不愧是读书的,脑子就是好使。”
安定国想的长远,只有他们一家做,到时候如果收成好,鹤立鸡群很容易遭人眼红。
而且养虾蟹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今年过去,不用他们说,明年也会有许多人跟风做。
现在村里就有人已经开始找虾苗养虾了,但因为缺乏养殖技术,虾蟹死了很多。
刚才帮着阮海洋说话的那几个,家里都偷摸养了虾蟹。可能是看自己养的效益不好,又眼红他的,这才乐得帮着阮海洋破坏他的机器。
什么时候都不缺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人。
既然迟早大家都会养,不如卖个人情。
虾蟹的市场很大,他们一家这十亩地远远吃不下。
全村一起来做,虾蟹养殖成为生产大队的产业,村民们就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村民想从他这里获得技术,就会保护他的工具和机器。
未来形成产业模式,无论是虾苗蟹苗培育,养殖饲料,这些成本都能控制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