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200小说>>逃荒被丢下,我选择躺平> 第25章 房子完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章 房子完工(2 / 3)

收完荞麦后,赵大匠就带着人来开始着手做内部隔断和院墙。

同样的竹编夹泥隔断,从一层做到了二层阁楼,院墙则是用黄泥夯的土院墙,东西两侧都开了个门。

前院门口的坡上,陈舅公预备把果树移栽过来几棵。

房子的布局以大门、天井、堂屋为中轴线。

堂屋两边是两个次间,两个次间外各有一个短廊,连接两侧的梢间,短廊通向后院。

天井两侧是东西厢房;大门的两侧的布局同堂屋两侧一样,只是少了两个短廊,两个梢间更大一些。

灶房、茅厕、冲凉房等都在后院。

短廊连接灶房和西梢间;东梢间后直接连着冲凉房和厕所。厕所下方做的吊脚楼式的结构,搭了个猪圈,猪圈下方用青石做了个水渠,日常倒的污水从天井和后院汇聚于此,流向坡下的粪坑。

除了冲凉房和天井是用青石板铺的地板,二层阁楼是木地板,其它地方全是用砂石夯实的泥地。

后院右侧开了个门,可通向竹林,菜地和鸡鸭院还有牛棚羊圈的位置没有动。

赵大匠在完工后,来给陈舅公和何氏算了总账。

建房倒是没花太多钱,主要是人工费大一些,材料费也挺贵,拿给赵大匠用于买材料的五两银也所剩无几。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人工费和伙食费七七八八算下来也有二十余两,加上先前给赵大匠用于买瓦和石灰的五两银,建整座房子的花销,约摸是二十五两到三十两之间。

站在大门前,看着气派的房屋,陈舅公觉得就算是三十两,也颇值!

在男人们忙着给房子做收尾工作时,女人们把荞麦地给犁了一遍,把荞麦杆子全给犁进地里,当做底肥。

最后把红薯垄给挖上,又去割了红苕苗,这才把三亩地全给种上了晚熟红苕。

小暑前,陈舅公和陈大舅陈二舅提了礼,去了趟李张覃赵三家,让他们帮忙一同运一下家具,几人欣然接受。

老头儿们驾着牛车去拉家具;青年们在屋里给柱子横梁刷桐油;老奶们则带着孩子在后山脚下制陶烧陶。

先前夯院墙的黄泥还剩下不少,赵大匠在后院外的下风处,给他们起了个简易的炉窑,自己烧陶,已经是溪江村的老传统。

几个孩子特别喜欢制陶这个环节,这可是他们的老本行!捏起碗、盆来,甚是像模像样。

给炉窑塞够了足够木材,几人返回屋里,帮忙漆桐油。

舅舅们做的简易家具已经搬进屋里,几个孩子还有自己的单独的竹床,让几个孩子满意得不得了,围着几个舅舅鞍前马后的,狗腿极了。

拉家具的几人在饭点过后才回来,除了陈念留下帮忙看着冬至,一大家子倾巢出动帮忙搬家具。

好家伙,牛都被累得大喘气,可把陈舅公心疼坏了,亲自去河边割了最嫩的紫苜蓿,背了满满一大背回来喂牛。

光是摆放家具就花了半天的时间,帮忙的几人固然也被留下吃饭,何氏几人连忙做饭。

李张覃赵四人也没闲着,在前院帮着绩麻。

吃晚食时,天光还是大亮。

赵大匠建议陈大舅在附近挖一个水井,免得到时候碰上汛期,河落的水会变得浑浊,无法食用,再者,如果碰到干旱的年份,不管是河落还是村里的小溪,都会断水,所以还是挖口井要保险一些。

陈大舅连忙应下,赵大匠则打算过两天去帮忙找挖井人问问,听闻他还在邻村带人掘井呢。

挑了个好日子,几家人也开始迁居。

陈舅公夫妻二人住堂屋右侧的东次间,左侧的西次间,他们预备当做粮仓。

连接灶房的西梢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