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摆着四口巨大的木棺,几名木匠正在精心检查其密封性。
炎明奚来到后,不觉疑惑道:“你将朕的铁棺先沉入海底,是想用这木棺替代?可为什么?铁棺的气密性,岂非比木棺要好?为何要退而求次?”
徐安直言道:“因为铁棺太重了,即便是在水下,也万难抬得动!木棺却可以!”
“你是想服下假死药后,藏于木棺中,沉入海底后,由水兵抬入秘境内?”
“是!下沉的用时太长了,以我们的闭气功夫,根本坚持不到下面。唯有藏于棺中,由水性好的士兵抬入秘境内。秘境中有空气,我们服下解药后,便可出来寻宝!”
“那回来时呢?一旦我们在秘境中开棺而出,棺木便不再具备密封性。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再藏身棺中浮出水面。”
“谁说不行?没见我准备了多两口棺材吗?我们要带两名工匠和密封材料进去,取到宝物之后,工匠会重新把我们密封在棺材中,并由随后的救援人员将棺材送出水面,完成撤离!”
听此。
炎明奚脸色微微一变,道:“那...工匠帮我们重新密封好棺材后,他自己...”
徐安肃然道:“是的。他帮我们逃回之后,自己就只能自求多福了。要么闭气逃出,要么葬身海底!这就是牺牲!”
炎明奚沉默,虽然这样的办法多少有些“残忍”,但站在她的角度,为了得到炎鼎天留下的“神物”,此刻却也只能狠心!
大约过了一个多时辰。
燕军在牺牲了数十水兵后,终于传来了确定沉船货舱舱门的消息。
徐安随即着手安排下水,他的这个办法理论上可行,但依旧存在着极大的风险性。
在确保万无一失之前,肯定不能拿自己来做实验。
于是,便安排了两名士兵服下假死药,先充当“试验品”。
如果这二人能顺利抵达秘境,并换气后回来,才可以算稳妥。
临近下水之时,徐安亲自来到浮台边,对辅助下潜的水兵吩咐道:“舱门位置已经有绳索指引,你们下潜到海底后,立即将棺材抬到舱门处,并全力打开舱门。那是你们唯一的生路,进入秘境中方可换气!否则,即便你们水性再好,也会溺水而亡。可知?”
“货舱秘境的气压与水压保持一致,相互的作用力抵消,你们是可以打开舱门的。进入秘境后,开棺用解药唤醒棺中之人,然后借助沉下的木桶浮力,快速回来禀报。不可有丝毫拖延,明白吗?”
七八名站在木棺上的燕国水兵随即点头应是。
两副捆绑了诸多铁块的棺材,随后顺着铁链沉入海底。
又过半个时辰,天色渐亮。
一个木桶砰然浮出水面,先前的一名水兵自主解开身上的绳索后,冒出水面,大喜道:“诸位大人,成功了。沉船舱门果然可以打开,且里面尤为神奇,海水竟无法透进舱门,我们成功进入了秘境。”
“我们一行八人,有五人已溺水而亡,唯我三人与棺中的两名工兵得以活着。属下换气后,便再次潜水回来禀报。”
炎明奚惊喜道:“甚好!秘境中是何情况?速速说来。”
水兵却道:“回陛下,船舱秘境一片黑暗,属下未及探查,便急来禀报了。”
徐安听了,眉目一闪,道:“好!你可上岸休息,不必再去了。既然此法可行,那事不宜迟,我们这就下水。要想知道秘境内的情况,陛下何不亲自去瞧瞧?”
说完,便与庞奇率先走回主船舱室准备。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负责准备的燕军做起事情来,倒也麻利。
桑槐在给徐安三人服下假死药后,自己也躺入棺中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