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自会有人帮忙的。
要说起来,这里面有不少是得益于他北大的身份。
80年代恢复高考,各家大学重建,学校之间的战斗尚未打响,北大清华都互通有无,并没有后世动辄派系的做法。
不仅如此,地方高校势弱,对京城的高校完全不能产生威胁,杨锐背靠北大,再丢出去一堆堆的SCI级以上的论文,普通学者自知不敌,也就不会冲上来树敌了。
而在北大校内,杨锐的资源丰富也是数一数二的。
离子通道实验室是战胜加州理工伯克利分校的理查德教授而得到的,资金筹备是他自己弄来的,这种土生土长出来的高等实验室,别人听都没听过,自然也要高看杨锐一眼。
当然,庞校长的失势也是给大家提了一个醒,让杨锐减少了许多麻烦。
如果再能拿到一枚诺贝尔奖的奖章的话,杨锐觉得自己在国内学术界都不会有什么麻烦了。
横趟说起来有点太嚣张了,但实际上就是这么嚣张。
不过,要拿到这份诺贝尔奖,杨锐是需要国内配合的。换言之,杨锐差不多得要在国内先横趟一轮,才有可能拿到诺奖。
不是所有诺奖学者都得如此。
总有些诺奖学者是没有获得国内的支持,但是得到诺奖的,尤其是第三世界的文学家,经常如此。
然而,杨锐并不是所谓的文学家,他是自然科学家,他的年龄和经历,也不允许他这样得奖。
所以,接下来就是看杨锐的盟友的了。
看杨锐这几年在国内的刷脸,是否成功了。
换言之,回到国内,杨锐是终于可以真的做一把子魏晋名士了。
翌日。
瑞典代表团如期抵达。
秦修成和聂良平作为才去了瑞典的外交人士,也被拉进了欢迎队伍,站在第二队列里,等着召唤并摆排场。
第一序列里是外交部等多个部门的高级干部,站在最前的正是乔办和863的负责人朱院士。
这样的阵容,用于接待学术团体,已是相当超标了。
秦修成看着就觉眼热,不禁低声道:“外交对等也不管了。”
聂良平去了一趟瑞典回来,人变的更内敛了,淡然道:“对方全是科学家,又如何算对等呢?”
“里面不是有许多学校的行政人员吗?”秦修成也知道自己说的不对,迅速改口道:“我知道瑞典的学校没有行政级别,不过,这摆明是在给杨锐助阵吧。”
“此去原本不就是为了杨锐?此团原本不就是为了杨锐?”
“我……凭什么啊。”秦修成恨不得爆粗口了,声音也不禁提了起来。
咳咳。
队列里的领队轻咳两声,目光扫了过来。
秦修成立即低头,目视前方行注目礼。
近百名的瑞典代表团成员,依次走下飞机,领衔诸人却是围在了朱院士等人身边,他们之前都是见过的,自然有话可聊。
瑞典派来这么些人,中方竟有七八人与之认识,秦修成的眼皮子跳了跳,轻声道:“活儿做的真细。”
聂良平瞥了他一眼,并未发一言。
回到国内,两人就不是一个团队的了,聂良平也懒得理会秦修成的小心思。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