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锐只扫一眼就认出了上面的长串英文。
不熟不行呀,他都在上面发表了两篇论文了。
他最近写的几篇论文中,头两篇也是投寄给了它们。
按照规律来说,只要论文水平相差不多,投寄给熟悉的期刊是有更高的录取几率的。当然,很多学者都希望自己的论文投寄到更有影响力的期刊,在时间不紧张的时候,他们都会选择高影响因子的期刊投递,被拒绝以后再投寄给下一级的。
杨锐的目标是技术本身,发表论文只是为了完善其技术壁垒,自然会优先选择好发的期刊。
再者说,《生物化学系统生态》终归是sci期刊,影响因子低是低了点,也不能说弱。
而在杨锐最近做的几个实验中,较为重要的论文是发表在几家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上的。这也是他自信水平比较高的论文才会如此做。
毕竟,杨锐两辈子加起来,也没有发表过高影响因子的期刊,即使是照抄,也得有一个适应过程。
“没问题吧?”田世昌吃着鸡爪问。
“没问题,应该是论文发表了。”杨锐抽出里面的信纸来看了下回答。
“哦……”田世昌音没发完,忽然叫了一声:“论文发表,又是发表在外国期刊?”
“还是以前的期刊,没什么稀奇的。嗯,别传出去,锐学组内知道就行了,闹的人尽皆知,又是麻烦。”杨锐故作镇定。他其实也挺高兴的,这说明后面的一系列文章都会顺利起来。但也正是考虑到后面的一系列论文,他才刻意低调一些,免得引来太多好奇的眼睛。
田世昌却不觉得这种事情能低调的起来,他哑然道:“您这是发表的第三篇外国期刊了吧。咦,里面是不是还有一张信纸?”
杨锐倒出来看了一眼,略显意外的挑挑眉毛。
这次不止田世昌,旁边的刘珊也好奇的问:“是什么?”
“这家期刊,就是《生物化学系统生态》,请我做审稿人。”杨锐读了一遍短信,简略回答。
刘珊问:“审稿人是什么?”
“就是判断其他投稿人的论文是否合乎要求的人。”
“就像是考试阅卷老师?”田世昌瞪大眼睛,觉得杨锐身上的光环闪亮无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