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好!”刘忠全点了点头,驾驶着吉普车缓缓的朝前方的山道驶去。
姜初阳看着沿途的很近。
眉头却是皱了起来。
因为他知道。
要是让姜家村富裕起来。
这第一件事情要做的。
那就是乡将这条乡道给修建好。
要不然的话,一切都是空谈。
……
一个小时后。
刘忠全开着吉普车停在了朝阳纺纱厂的大门口。
因为车里坐的人多很挤的缘故。
王德源等等车停稳了。
那是连忙打开车门走了出去。
姜兰、姜秀兰、姜永孝跟在了后面。
姜初阳却是一点都不着急。
因为小饭团、小红薯在颠簸的途中。
早就睡着了,而且睡的很香。
刘忠全看到这一幕,小声提议道:“要不你就在车内陪她们俩睡觉,我跟你伯父去把秀兰的事情给处理了?”
“问题是这一时半会只怕处理不了。”姜初阳神色凝重的指了指朝阳纺纱厂的大门口:“看到没,大门紧锁,还有好多员工坐在那里好像在在讨要工资呢!”
“这是家常便饭了,不用去多管。”刘忠全笑了笑,打开车门口走了出去。
“不是,这明显不正常,怎么又是家常便饭了?”姜初阳摇醒了小饭团跟小红薯,然后也走了出去。
眼前的朝阳纺纱厂,占地面积面积很大,一眼望去都看不到头。
但外墙的粉刷好多已经剥落了,有些屋檐下因为漏水,都被浸湿成了黑色。
造成这样的原因,肯定是年久失修的缘故。
姜初阳看着这一幕先是一愣。&29233&30475&20070&100&68
接着突然间明白了刚才刘忠全说员工讨工资是家常便饭是怎么回事了。
要是没有记错,七七年的朝阳纺纱厂因为产能落后。
就已经濒临倒闭了。
而之所以到了七九年还存在。
那还是因为樟木乡政府强行给它‘输血’。
这才维持到了现在。
之所以这样做。
那是因为这朝阳纺纱厂养活了樟木乡好多人。
这要是倒闭了,自然是任何领导都不愿意看到的。
但即便樟木乡政府帮忙输血。
这朝阳纺纱厂也是好不到哪里去。
那些在门口讨要工资的员工。
只怕就是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然了,估计都是些临时工。
正式工应该还不会沦落到讨要工资的地步。
这话可不是瞎猜的,而是七八十年代的正式工。
那可是铁饭碗,一般情况下都有背景的。
想到这,姜初阳不由有些唏嘘。
因为他真的很难想象。
姜秀兰这几年在朝阳纺纱厂是怎么过来的。
就凭那十几块的死工资。
每个月还能寄钱补贴家用。
甚至还能攒下好些嫁妆钱。
这要是换做他,只怕打死都做不到。
这个念头落下,刘忠全压低声音回答了姜初阳刚才的问题:“门口坐着的都是被裁掉的员工呢!因为补偿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这不没事天天坐在这里闹,王乡长现在看他们他们那就头疼的要死,也不敢得罪他们,只能拖着。”
“不是,这朝阳纺纱厂可是大厂啊?怎么能裁员了?”
姜初阳故意大吃了一惊。
实际上他早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要是没有记错,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
国内落后的那些企业,大部分都会在时代的浪潮中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