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200小说>历史军事>三国:汉中祖> 第18章盛名难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章盛名难副(1 / 2)

刘禅与蒋琬的那番谈话,仅止于点评夏侯玄上,其虽说夏侯玄可继承他的位子,但实际上也隐晦地表明了夏侯玄的不足之处。

其不足之处不在于个人品性及才干上,而是在于他的身份不过是降人,其虽在关东士族之中拥有名望,但在大汉朝中却无根基可言。若想让他成功的上位,还需要让他在朝中扎根几年,方可服朝廷众人。

毕竟执掌尚书台与他当下重建少府的难度可非同日可比,手下人若是不服,他的政令能否下达都是一个大的问题。想要执政必须要搭建其属于他的班底,以为爪牙。

如果蒋琬能多活几年,说不准可以考虑夏侯玄上位,但以当下蒋琬的身体状况而言,夏侯玄上位恐是困难。

而兜转一圈,到时候或许还是要费祎上台执政,稳住大汉的基本盘,待大汉一统天下后,再选符合刘禅心意的首辅也是不迟。

君臣和谐,方能共创盛世;君臣不和,又何谈大治天下。或受后世政治体制,亦有受诸葛亮的政治思想影响,就刘禅而言,他本身不太追求帝王的高度集权,但刘禅却是强调中央高度集权的。

中央集权与帝王专权其性质不同,帝王专权的前提是中央集权,而拥有中央集权的前提后,不一定要帝王专权。因此在古代中国的政体当中是君主专制主义下的中央集权制度。

在两汉之时,中原王朝的主要矛盾有二,一为君权与相权之争,二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

刘禅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皆是从此二点出发,如为了加强大汉的中央集权,废除了州郡自辟僚属,采用中央委任官吏。同时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颁布自上而下的考课法,督查地方官吏。

在君权与相权上,早期刘禅是为了北伐大业,也出于国家大事上,主动收缩君权,有意壮大相权。将军政之事,交付于诸葛亮手上。而在诸葛亮去世后,作为君主的刘禅又在主动扩张自己的君权范围,削弱相权。

但刘禅并非想要无限地去扩张君主的权利,而希望将君权与相权二者保持在一个平衡点上。因为君主是人而非神,亦会失误,决策出错。若太过集权到君主手上,反而会成为隐患。当然若使得相权膨胀,亦是会失衡。

东汉王朝是大汉前车之鉴,刘禅不仅要以后事为师,亦要摸着东汉这个石头过河,建立起属于他的大汉帝国。

当下的大汉天子正在宫内浏览《东观汉纪》,以为学习东汉的得失之处。

《东观汉纪》乃是东汉自己为自己修的史书,记载从光武帝至灵帝的史书,历代皆有编撰。在大汉攻下洛阳后,不仅收获了城池,也收缴了大量的史书典籍,而《东观汉纪》便在其中。

拿到书后,刘禅考虑到如何治理大一统的王朝,常翻阅《世祖本纪》,了解刘秀的治政桉例。不过刘禅读得越多,也就越了解到刘秀的黑历史,看得刘禅津津有味。

如在东汉开国之初,刘秀为了安抚北方的游牧民族,每年给游牧民族大量的钱财。如给南匈奴钱币一亿九十余万,西域岁钱七千四百八十万,年赏鲜卑二亿七千万钱。

三方的赏赐每年合计支出要有四亿四千五百多万钱,而当时东汉每年的赋税才不过二十二亿钱,光赏赐外族的货币就高达东汉政府的开支的四分之一,其中离谱的是,贿赂鲜卑的二亿七千万钱,是由青徐(今河北、山东、苏北)二州百姓支出。

当刘禅看到此处之时,头皮不由发麻,大概后世大宋亦未如此吧!

大宋每年给辽国、西夏的岁币,也没有达到自身政府财政开支的四分之一。

青徐二州百姓额外承担了大量不属于他们自身的赋税,其最终影响了东汉时期青徐二州的人口,比西汉时期青徐二州的人口大幅度减少了许多。

而且在东汉开国早期,其武力最为强盛之际,对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