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穿的皮靴,大明军队里也只有将军才有资格穿,更不用说那一排排钢铁巨车,听陈将军说一辆就需要百十万两银子,而这里稍微数数就有几百辆,那是什么概念?把朝廷卖了也凑不足那么多银子!羡慕嫉妒恨啊,要是自己有一辆这样的巨车,或者有一支这样的连发火铳,或者有一门这样连发小炮,老子还害怕什么身穿三层铁甲的建奴白甲兵?在这些器械面前不都是一堆碎肉吗?!
杨嗣昌是真的动了心思仔细观察,毕竟是朝廷大学士,智商不是一般的高,稍微和这些普通神兵一交流就感觉到不同一般,没有一个是目不识丁的粗人,全是谈吐自如学问高深,这里有小两千士兵,人人如此,卢象升说每个士兵相当于大明的秀才,开始他还不相信,现在一圈转下来,他内心真的震撼莫名,说古道今,一听就不是白丁,有几个甚至直接说出了大明官僚根本不敢说的大明弊病,比如气候,民变,东虏入寇,什么财政缺口,农税,商税,矿税,开海,贸易,粮食等等,这些平时连士大夫都偷偷摸摸才能提起的名词,在他们这里几乎人人如指掌,说藏龙卧虎绝不为过,看来自己得好好和陈将军陆阁老他们谈谈,自己主张暂时和建奴议和,正是看到了大明财政匮乏无力两面开战,目前解决的方案只有先平定一面才能顾到另一面,一直拆东墙补西墙,只会拖垮朝廷,而在这里,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些弊病,那就有些知音的感觉了,要是在这些神兵这里找到真正解决大明危机的良方,那今后大明中兴或许就不再是一句空话了,杨嗣昌暗自决定暂时留在这里,无论如何要和这些神兵畅谈一次。
首辅刘宇亮也有这种心思,自己上来没多久,属于火线提拔,这次多亏了神兵助阵大败建奴,若是今后能好好利用这支神兵,那大明江山就不会风雨飘摇了,这样神乎奇技,攻城略地如履平地,无论如何得掌握在朝廷手中,哪怕对方提出些出格的条件,从自己认知来看,也需要想方设法合作,皇帝年轻可能会有些情绪,可自己是大半截入土的人了,再不抓住名留青史的机会,恐怕到死都不会原谅自己,所以现在他也有心多住几日,与神兵多做些交流,最好能获知神兵真正意图,作为首辅才能心中有数遇事不慌。
陈伟峰陆文夫则是需要让大明高级官僚初步了解现代人,与其藏头缩尾谣言四起,不如堂堂正正与他们打交道,以后的日子还长,早晚都要互相信任,所以这些人看什么问什么摸什么都不阻止,先让他们多少有个认识,让他们感觉到差距,提起他们合作共赢的兴趣意向,减少方方面面的阻力,那华夏民族整体觉醒复兴就有把握,穿越来的目标就更容易实现,这些人是大明的精英,他们的想法和一举一动,会影响到整个古代的社会,有一批支持穿越者的大明高层在,远比一批挡道的腐朽好太多,所以先遣团士兵交头接耳勾肩搭背,几个主官视若无睹,这样官兵打成一片,势必会影响到古人的思想行为,早些让他们习惯,绝对有好处,人人平等的做法可以在这些互动交流中潜移默化,光靠以后制度建设是很苍白的,只有在点点滴滴中自我体会才能事半功倍。
孙传庭在髙师成的帐篷里整整呆了一个时辰,才勉强搞清楚大明周边的情况,以前一直是道听途说或者盲人摸象,经过髙师成的详细解说,他才对整个世界有了些初步了解,自己半辈子所学的东西,可以说完全被推翻,心里虽然难以接受,但作为大明仅有的头脑清醒的几个人,接受这些自然比那些书呆子要快,原先接触过已故的徐光启老大人,一些模糊的世界概念和新奇的机械器具在脑子里只是一闪而过,现在神兵一个时辰的说明,终于有了些想象中的轮廓,可要让他完全接受,只怕他自己都需要时间来消化,眼下紧要的不是知识面的扩展,而是如何象卢象升说的那样和神兵合作,争取为西北获得好处,于是他思考了片刻,和髙师成提出是否可以专门为西北训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