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武器都不如关宁军,两万农夫硬扛五六万建奴,还大胜,无论如何有水分,而且这水分也太大了,难道朝廷没看出来?发出如此大捷的邸报岂不是要贻笑天下?兵部和内阁都在吃干饭?若真有如此辉煌的战果,不会只恢复卢象升的尚书职衔,封侯都不为过,可邸报上没有更多的封赏,那说明大捷有假。
他没有把邸报当回事,以为事后肯定会真相大白,哪知道才过几天,太监杜勋和天雄军亲兵队长杨陆凯来了,他们是借道回京报捷的,高启潜自然认识杜勋,而他也认识卢象升的亲兵队长,如今已然是大同右路参将,高启潜问杜勋,上次捷报的事还没完,怎么又来捷报了莫非他卢象升真成了三头六臂?杜勋和杨陆凯临出发都被曹化淳耳提面命过,有些事不能说,当然不敢乱说,只把露布文告拿给杨嗣昌和高启潜看,好家伙,上面说在临清又阵斩近万建奴,还把伪酋阿巴泰给斩了,这得多大的功劳啊?大明自万历年间到现在何曾有过如此大捷?几日不见卢象升成神了难道几十年来打得明军满地找牙的建奴,忽然成豆腐捏的?杨嗣昌高启潜和闻讯赶来的一众关宁军将领都被这样的战果吓住了,这他妈的卢象升真敢吹,贾庄一战肯定元气大伤,哪来的兵力再打一次比贾庄更辉煌的胜仗?文官不要脸很正常,可这么吹破天的事也敢说,他卢象升是独一份,就不怕崇祯把他给咔嚓了?
众将领在接风宴上是冷嘲热讽,各种指桑骂槐,杜勋和杨陆凯竟然面不改色,笑意盈盈,杨嗣昌和高启潜见状内心不由得起疑,难道是真的捷报?是真的捷报那他们关宁军在这里傻等,岂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虽然谁都不愿意正面硬扛建奴,可现在这功劳全给卢象升占了,怎么看他们都像是来打酱油的,以后这皇帝脸色肯定不好看啊,酒桌上怎么套话,两个人都守口如瓶,只说大捷是真,没有假,问细节,两人王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回答,酒席一完杨嗣昌和高起潜赶忙找来几个报捷随从问话,一星半点知道有神人相助,这不是笑话吗,神人相助?咋不说玉帝率十万天兵下凡了?算了,随他们吹去吧,反正就招待一顿饭,露布告捷不敢多留,就让朝廷那些大员头疼去吧,这儿离临清也不远,明天去一趟不就见分晓了。
于是高启潜杨嗣昌送走了杜勋和杨陆凯,回营安心驻防,各将领也都嬉笑回营。杨嗣昌回营后本想早些休息,可心里总觉得哪不对经,思来想去这杜勋也是皇上身边的红人,不可能如此欺君,杨陆凯鱼跃龙门升了参将,功劳肯定不小,酒席上两人神态自若,不像是打了败仗,难道真的看走了眼?卢象升没败,还捡了便宜?一夜翻来覆去,第二天杨嗣昌匆匆洗漱完毕就找到高启潜,要他和自己一起去临清看看,高启潜怕半路碰到建奴想推脱不去,可经过杨嗣昌一分析,觉得实在可疑,要真的大捷了,自己不去分一杯羹,那岂不是白辛苦一场,还不落好,罢了,从来富贵险中求,去就去吧,于是两个人点起三千铁骑直奔临清而去。
崇祯很高兴,那么多稀罕物件把个宫里宫外都给承托的喜气洋洋,从来没有一年过得那么舒坦,几个老婆高兴,几个大学士也高兴,几个儿子更高兴,建奴走了,也该收拾收拾过春节了,这两天两位国丈总往宫里窜,起初他没在意,后来听王承恩说两位国丈每次来都会顺走些物件,不是几个苹果,就是一串香蕉,听说外面一个这样得苹果能卖到十两银子,香蕉论根卖,一根也要近十两银子,崇祯一听急了,这卢象升一共才送来几车东西,宫里都不够分的,哪经得起两夯货这样搬的,于是随便找了个由头不让两个人进宫了,周皇后还好,那田贵妃这两天嘟着个嘴一副人见犹怜的样子,崇祯没办法,又赏了两国丈每人一袋精米几袋精盐和糖,才算安静了些。
值班内阁范复粹送来了各地的奏折,都是要钱的,建奴退了,城墙需要修缮,百姓需要安抚,开年要春耕缺种子缺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