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递过去:“每天煎服一次,如果可以,这两个月,最好都待在道场里。”
他的丹田,其实已经没有什么问题。
问题主要在筋脉上。
全身的筋脉,几乎都被堵住了。
就算丹田完好,想要将这些筋脉全部疏通,也是一件天大的难事。
第一,杂质太多,很难疏通。
第二,筋脉太过于脆弱,即使他丹田恢复,拥有足够多的真气,筋脉也承受不了。
这副药方,主要是温养筋脉,配合道场的修行环境,效果加倍。
直到陈阳离开乾元观,明一与明北,都还有些不敢相信。
就这么的……解决了?
只要静等两个月,就可以了?
“师兄……”
“陪我去一趟道场吧。”明一整个人的精气神,完全不一样了。
他看见了希望。
他相信陈阳不会在这种事情上骗自己。
两个月,只要等待两个月,自己,就将完全恢复。
陈阳回到陵山,已是夜晚。
老黑和大灰,还在道场。
这里,只有他一个人。
他坐在银杏树下,手里捧着舒服的修行笔记。
没有去看那些关于道法,功夫的理解。
而是从头开始再看一遍。
看师傅对于人生的理解,对于道的理解,对于所谓修行的理解。
他很困惑。
赵冠青为什么不等自己。
是因为不信吗?
还是,一心求死?
一心求死的人,他相信,一定存在。
但那是没有希望,才会产生的悲观情绪。
他已经给了赵冠青希望。
是希望不够大吗?
他陷入了这个困惑,难以走出来。
“当你只能孤注一掷的时候,你只能孤注一掷。如果你犹豫不决,说明你其实还有办法,只是不愿意使用。”
陈阳看着这句话,喃喃重复。
许久,像是明白了。
赵冠青,不相信有人可以救他。
尽管他见识陈阳医术的厉害,他还是不愿意相信。
他比谁都要清楚,他做的事情,对身体的伤害有多大。
那是不可逆的伤害。
一如明一。
即使陈阳已经告诉他,可以帮他恢复,他还是不信。
因为曾经并没有出现过如陈阳这般的人。
所以,当他们遇见了无法解决的麻烦,且历史中也从未有过解决的案例。
这种时候,他们反而变得无谓生死。
对于赵冠青来说,那是他只能孤注一掷做出的事情。
他没有选择,没有犹豫的机会。
死亡,是他必须面对的事情。
但是如何死,才能有意义,才是他真正开考虑的事情。
想通了,不代表他的心情就会好。
他还是会痛骂。
甚至自责。
如果早一天,情况或许就不会变成这样。
他合起书。
拔出剑。
站在树下,闭上眼睛。
心神沉入道德经碑文之中。
他看着已经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的道德经碑文。
看着那位倒骑青牛的老人,在碑前一勾一画。
他耐心的,将五千字看完。
提起骨剑,在地上开始写下一个个字。
他写的慢,不急,不躁。
写的是什么,他也不知道。
有诗,有词,有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