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眼帘,沉声说道:“话是要带到,可毛文龙多半是不会来的。”
徐敷奏知道袁崇焕已经写过手书,但毛文龙以军务繁忙、身体原因连续推却。尽管袁崇焕拔调粮饷示好,可毛文龙的戒心似乎很重。
徐敷奏想了想,说道:“卑职是马上出发,还是看朝廷的反应后,再去金州?”
对于东江镇的粮饷,朝廷并没有确定的决定。袁崇焕曾提出每年四百八十万两银子,把东江镇的一起包括了,但朝廷并未同意。
也就是说,袁崇焕要完全控制住东江镇的粮饷,还未实现。
至于崇祯皇帝是否恢复东江镇的粮饷,不再扣除所谓的虚冒,还要再等等。毕竟,再一次大捷,能否改变皇帝的心思,谁也说不好。
但有一点,东江镇在毛文龙的控制之下,取得的战功越大,对袁崇焕却越是不利。
东江镇拿多少粮饷,辽镇拿多少,花了钱总要见到效果吧,皇帝的急利近利,袁崇焕应该是心里清楚。
袁崇焕摇了摇头,说道:“不必等朝廷的反应,除了犒赏,还有一千匹马要送去,是毛文龙花钱买的。”
毛文龙的戒心重,袁崇焕就不得不频繁示好,降低他的警惕。
“还有,你要争取见见那个郭大靖。”袁崇焕交代道:“也不必说得太多,观察一下他的脾气禀性,看看他对朝廷的态度。”
东江镇的崛起,与郭大靖似乎关系很大,这是袁崇焕逐渐发现的一个问题。至少,郭大靖已经俨然成为东江镇的三号人物,得到毛文龙的信重。
如果杀掉毛文龙能够掌控东江军,那自然是最好的结果;可达不到目的,袁崇焕就要再权衡利弊。
“卑职明白。”徐敷奏躬身领命,退了出去。
袁崇焕轻抚着额头,感到很是棘手。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发展,对他有些不利。
当初在平台召对后,兵科给事中许誉卿趁皇上暂退便殿稍憩之机,当面向袁崇焕请教“五年复辽”的方略。袁崇焕当时随口说出“聊慰上意!”
而就在前些日子,许誉卿上疏皇上,要求以法治边臣,在袁崇焕看来,显然是有所指的。
许誉卿援引辽东战场上杨镐、熊廷弼、王化贞丧师的先例,指出近来用人过滥,封疆大吏久已不知法律。
他请皇上重申法律,明示边臣,今后如敌军入境不能堵截,攻城不能入保,杀伤人口隐匿不如实上报,在外的巡按御史可据实揭发,在内的科臣可参驳弹劾,按律逮治。
袁崇焕能不知道自己在君前“浪对”?即便许誉卿没有指向他,也总有些心虚的感觉。
斩帅夺军,袁崇焕越来越坚定自己的计划。
如果东江镇在自己的切实掌握之下,不管是南关大捷,还是镇江堡大胜,都可以说成是自己指挥,报捷文书也应该是他来写,并急送朝廷。
可现在,这些功劳全是毛文龙的,他一点光也沾不上,还被缺粮少饷的东江镇频频打脸。
皇帝对于钱财的态度,袁崇焕很清楚。如果能有不花钱,或是少花钱,就能办成的事,他肯定选不花钱的。
所以,如果皇帝突然把平辽的希望转到东江镇,袁崇焕也不奇怪。原因很简单,省钱。
要抓紧时间啦,袁崇焕起身走出屋子,在檐下背着手,思索着如何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
京城,皇宫。
毛文龙报捷的文书先发朝廷,却压了两三天,才报送蓟辽督师衙门。
这是郭大靖的建议,不是全甩开蓟辽督师,但也不让蓟辽督师有改动,或是提前向朝廷报捷的可能。
说白了,战功是东江镇的,跟蓟辽督师衙门没有关系,甭想着沾光。
“朕又要去太庙告祭啦!”崇祯皇帝的声音在殿内回荡,显得十分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