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200小说>武侠修真>我来此界开神道> 第二百七十二章 中元无恙,入朝劝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二章 中元无恙,入朝劝进(2 / 4)

旧地。

其实越王钱旭,有极佳的军事指挥能力,也正是他抓住时机北夺吴郡,这才立下了一个王国的根基。

他本性喜欢冒险,也有争霸之心,只是为了子民,不得不固守基业。

对于超凡世界来说,有一个很好评判国家或者王朝是否强盛的办法,那就是观察国运天柱。

天柱能上百米者,才能证明这个国家国力强盛,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定有百年以上的王业气数。

遍数元衍界人道数万年的变迁,可以看出,立国容易,但传承不易。

能有百年国运的国家,往往都能在人道历史上留下厚重的一笔,胡人无百年国运,因为他们不会治理,内部问题太多。

农业、商业、人口、治政……无论哪一个问题爆发,国家都会陷入危亡境地。

蜀国富裕,吴国善战,可两国天柱均未超过百米。

反观越国却有百米天柱,其国土狭窄,常年处于吴越攻防的守方,在天下争霸的这个舞台上,可能还没一些小国有存在感。

在这种情况下,越国国民能保持安居乐业,不得不说有佛道的功劳,但更重要的是人主钱叙是一个“明君”。

在他的治下,商人摆脱了低贱的地位,越国经济繁荣,渔盐桑蚕之利甲于江南。

文化教育方面,可以说文士荟萃,人才济济,常有流传南北的文章着出世。

最基本的民生方面,钱叙大兴水利,为农业保驾护航。

越国初立,他即下令修建钱塘江捍海石塘,由是“钱塘富庶盛于东南“。

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由是田塘众多,土地膏腴,有“近泽知田美“之语。

大虞末年,因为时局动荡,战乱不休,哪怕是江南之地的人口,也曾出现过剧减。

可在钱叙一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下,越国境内无弃田,岁熟丰稔,人口数量甚至超过盛年之时。

以两郡之地,养民千万,这是李隆也不得不钦佩的事,毕竟在他的根基之地荆州,时至如今也不过七百万人。

李隆越看钱叙以往的施政功绩,也越感治国不易,他彷佛明白了钱叙为什么要献土纳降。

钱叙是为了千万越人,他不想好不容易安定的越地再陷入战火,从割据豪强、节度使再到越王,是二十年的施政心血。

七月二十日,钱叙携钱氏亲族入潭州觐见,为表尊敬,李隆率文武百官出城十里迎接。

跟随李隆出来的姬鄢和徐闻,见到楚王如此大礼迎接钱叙,很是惊愕和不忿。

惊愕的是楚王乃不世出的雄主,打服整个南方,居然对一个偏居东南的失国之王这般尊重。

至于不忿的地方就多了,比如他们就没受到李隆这个礼遇,还有他们一个安乐侯、一个顺义侯,凭什么钱叙一个弱主能封钱塘公。

如果李隆知道他们两位的想法,肯定要再度削减他们的侯爵用度,你们是最后才投降,而钱叙是献土纳降,这能比吗?

钱族的人看到楚王率文武百官,出城十里迎接,十分惶恐但也十分惊喜。

看这架势,楚王是不打算卸磨杀驴,不然何必费这等功夫,把他们和姬、徐两家一样圈起来养着不就好了。

“见过楚王,下国小王,献土来迟,恳请恕罪!”钱叙捧着人口黄册和越国地图,高高举过头顶,然后一步一步走到李隆跟前跪下请罪。

“别,岳父大人,回来就好!”李隆接过黄册和地图,赶忙将钱叙扶起道。

必要的礼仪走过,李隆就不打算再为难钱叙什么,搀着老岳丈走上自己的车驾。

钱叙刚想拒绝,因为这实在不合规制,可李隆又小声说道:“鸾儿在宫中正为您盯着家宴,就等我们一家团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