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他用某种手段把某个海枭的心腹策反,比如和海岛上的某些土著有联系。
这些事情平时都是悄悄做的,不为外人所知,现在就需要这些暗子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某个海岛上的土民部落,突然从深山老林里钻出来围攻盘踞岛上的海枭。
双方激战正酣的时候大唐水师恰好巡逻到了这里,听到了厮杀声,过来阻止杀戮询问情况。
土民就开始控诉海枭的罪行,海军一一查证居然是真的。
得,也别客气了,抓起来。
还有某海枭的心腹检举揭发他私藏兵甲弓弩训练死士,把地点和人数都说的一清二楚。
甚至连他们刻意制造仇恨,鼓动土民偷袭登岸海军的消息都有。
蔡阳听说后就一个字,查。
结果自不用多说,抓起来。
没多久诸侯王和朝廷派遣的第一批接管封地的人员也到达了。
浩浩荡荡数百艘大小船只,载着近十万人和各种物资到来,弥补了南洋水师人手不足的缺点。
并且这些人还带来了朝廷的旨意,彻查南洋逆贼。
双方一拍即合,对整个南洋进行了大清扫。凡是未在南洋舰队这里备过案的,一律剿灭。
主犯当场处死,资产封禁移交给诸侯王。
南洋这么大封出去的土地只是其中一小部分,那些还没有迎来自己真正主人的土地上面的海枭怎么办?
一样杀。
财产一半上缴国库,剩下一半所有出力的人一起平分。
得知还有这种好事,诸侯王那边别提多积极了。正发愁资源不足呢,这就有现成的便宜捡了。
而且他们对钱是最不感兴趣的,缴获的金银珠宝之类的都给了南洋舰队,他们只要资源和人口。
双方各取所需,配合的别提多开心了。
有人笑就有人哭,盘踞南洋海岛上的海枭们就成了惊弓之鸟,想出各种办法逃命。
可是在朝廷的绝对实力面前都是徒劳无功。
屠刀一旦扬起,很容易就会失控。原本只是杀海枭,但南洋舰队对某些土民也是充满了仇恨,顺道一起给屠了。
一开始诸侯王还有些不乐意,觉得这样杀伐太重了,不吉利,传出去也不好。
但是当他们在部分土民那里搜出大量金银后就闭嘴了。
啥,不吉利?我们要相信科学。
对名声不好?犯我大唐着虽远必诛。
一时间整个南洋都陷入了血雨腥风之中,这一轮杀戮整整持续了半年多。
具体死了多少人没人知道,知道的人也都永远把真相埋在了心里,大家都不知道就等于没杀。
但有一点变化很显著,就是曾经遍布海岛的土民突然少了许多……准确的说是只剩下了不足五分之一。
在蔡阳和诸侯王给朝廷的联合奏报里这些土民不是死了,而是被海枭欺凌躲进深山老林里去了。
当然了,这些人可不只是无脑杀戮,各种各样的铁证都被收集的很整齐。
谋逆、杀人、偷税漏税、袭击官兵……反正怎么严重怎么来,每一家都背着几十条杀头的罪名。
非但如此,还把这些人的幕后之人也挖了出来,证据一并送到京师。
他们在南洋掀起血雨腥风的时候,京城也不太平。
朝廷先是提前半个月公布了第二批封赏名单,果然如之前所说的那样,没有担任要职的侯爵及以上贵族全都在分封之列。
这就是一剂强心针,让这些权贵更加激烈对南洋海枭势力发起攻击。
随着一份又一份的证据传来,越来越多的藏于幕后的权贵、世家豪强被揪出。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事已至此已经没有回头路好走了。诸侯王调转枪口,开始那这些幕后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