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他还让臣一字不落的转述给您。”
李世民点点头,露出了然的表情,道:“我知道了。传令鸿胪寺,解除对吐蕃使节团的限制,让他们随意行动。”
“喏。”赵蒙连忙应道。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
同时他心中也感慨不已,这群大人物心机深沉每一句话都藏着玄机啊。
本以为只是贬低吐蕃的一句话也暗藏着重要信息,自己这个传话的人却一点都没听出来,而圣人却能马上明白。
以后还是要夹着尾巴做人啊。给圣人办事的时候一个多余的字都不能说,要不然指不定就栽在哪句话上了。
吐蕃使节团进入长安之后就被困在了鸿胪寺的番邦院,别说见到李世民,连出门都做不到。
禄东赞想尽了一切办法,重金贿赂、装病等等,都没有能跨出大门一步。
打着学习的幌子请求去见岳山也是病急乱投医想到的方法之一,本来没抱什么希望。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早上才刚刚把这个想法报上去,下午门口的守卫就撤走了,只留下几个门卫。
他去打听情况,没人搭理他。试着往外走,都迈出大门口了也没遇到阻拦。要知道以前他们还没靠近大门就被守卫给喝退了。
他得出了一个让他很激动的结论,他们暂时自由了,大唐解除了对他们的人身限制。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总归是个好的现象。
于是他就按照计划去拜访大唐的权贵,并奉上金银美女以作贿赂,只是游说的结果让他喜忧参半。
枢密院的重臣全都拒绝了他的拜访,连面都没见着。文官系的宰辅倒是见到了长孙无忌、房玄龄、马周等人,但都是顾左右而言他,根本不提休战的事情。
倒是清流和御史,很多都被说说动了。尤其是涉及到大唐为了这场战争付出的钱粮是多么庞大之后,不少人当场表态,只要吐蕃称臣纳贡他们就会上书停战。
但禄东赞很清楚,真正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占据大多数的中低级官吏,而是站在最高层的那一小撮人。
比如夏国公岳山这位赋闲在家的人,他一个人的意见就能顶的上半个朝堂,甚至可以说能左右皇帝的想法。
禄东赞自然也去拜访过岳山,可人家根本就不理他,所有的拜帖都石沉大海。
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他甚至孤身去堵了三天门,最终只得到了一句回复:
朝堂的事情不要来问他一介闲人,要是真心求学,等什么时候辞官了在过来,书院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他知道自己在等下去也没什么用处了,只得放弃了这个想法,改为去游说其他权贵。
随着吐蕃使节团的游说,京中渐渐起了一股流言,朝廷花费天大代价打吐蕃太不划算了。
那边地势太高,中原人过去连呼吸都难更别提生存了。且到处都是高山峻岭悬崖峭壁,连一块平整的土地都见不到,打下来有什么用,最后也只能便宜宝髻和象雄两个国家。
再说吐蕃也是大唐的藩属国,从来没有侵害过大唐的利益,这样打别人也不符合道义。
这个留言很快也传到了禄东赞的耳朵里,让他非常的高兴,这说明那些被他说动的人开始行动了。
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大唐朝廷会不会采取强制手段掐灭流言。过了许久朝廷都没有任何动作,好像没有听到这个流言一样。
禄东赞突然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大唐皇帝似乎也想结束这场战争。但被主战派裹挟不敢轻易表态,放任流言是为了找停战的借口。
越想他就越觉得自己触摸到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就在背后悄悄的推波助澜,把流言散步的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