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掌管学宫的官员,他们世家最少也占三分之一。
他的计划很完美,可惜第一步就出了问题。
正当司马朗站起来,准备向荀或开出自己的价码时,却见政务堂外的风雪中,快速走来了三个人。
风雪很大,甚至遮住了视线,等到这三人走进政务堂中,众人才看清了来人的样貌。
正是赵云、荀攸、林夕三位军机府的大老联袂而至。
见此,众人顿时有些疑惑。
军机府从不干政,为何今日却跑了过来?
还没等发问,只见赵云走到了荀或面前,开口道:“荀长史,方才某接到城外军营探报,此刻城头聚集了数万流民,叫喊着要入城,还请长史前去一观。”
“什么,数万流民!”
荀或失声叫道,当场被震惊得站了起来。
赵云点了点头:“不错,人数足有数万之多。”
军机府无权处理政事,赵云又一贯仁义爱民,所以刚收到消息,便带着今日一同当值的荀攸和林夕急匆匆赶了过来。
一片哗然声中,荀或看了看门外越来越大的风雪,心已经沉到了谷底。
如此大的风雪,那些百姓若是在城外待上一段时间,必然尽数被冻死。
那可是数万条性命啊!
此事容不得片刻耽搁。
想着,荀或一挥袖,对政务堂众人大声道:“诸位,且都暂且放下手中政务!”
荀或如此郑重的模样,众人还是第一次见到,再加上他身为内府令,有掌控内府之权,当即所有人全都专注听候调令。
“元皓,着你立刻前往府库调集粮草,在城外架锅煮饭!越快越好!”
如此寒冷的天气,腹中再没点暖食,人可撑不了多久,所以当务之急,是让前来的流民吃一顿饱饭。
田丰虽然吝啬,但也分得清轻重,当即站起来拱手道:“遵命!”
荀或又扭头看向了赵云:“子龙将军,还请军机府写个调令,调集城外大军前往城头维持秩序。”
眼下绝对不能乱,只有维持好秩序,才能赈济流民。
若调去的粮食遭到哄抢,又是一件麻烦事。
赵云闻言后,当即点了点头,却又开口问道:“荀长史,调集多少兵马?”
“城外如今驻扎着多少兵马?”
“三万大军。”
荀或一咬牙道:“那就全部调过来,若人数少了,不足以稳定局面。”
“好!”
赵云也不客气,当场拿过荀或的纸笔写了一封调令,随即又和荀或、林夕两人各自署名,使调令生效后,便派林夕前往城外调兵。
荀或想了想,又开口道:“如此大的事情,还是要向子初汇报一番。友若,你亲自走一遭。”
“兄长,此事倒是不必。如不出意外,子初怕是已经赶到了城外。”
闻言,荀或这才反映过来,是自己关心则乱了。
林朝手中向来有情报机构,得到消息的时间必然比自己早得多。而且他素来爱民,绝不可能放任不管。
荀或点了点头,转而向众人道:“诸位,且随某一同赶往城外,赈济百姓!”
人群中当即有人开口道:“长史,如今风雪正盛,不如等雪停了再去。若受了风寒,未免太过不值。再者我等手中政务尚未……”
可他的话还没说完,却被荀或冷冷瞥了一眼。
“是受风寒要紧,还是百姓要紧?你手中那点政务,难道比百姓的性命重要?”
荀或并没有大喊大叫,语气也异常平静,但目光中透露出的冷意,却使此人不敢再言语。
砰!
荀或取出自己那枚代表着内府令的印绶,并将其拍在桌桉上。
“听令,如今城外百姓命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