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一到两千万港纸左右。”
“一两千万?港纸?”
“是的,跟人民币兑换比率为1:1.1(官方汇率找半天没有,只有用当时美刀做标准进行换算的。嘿嘿1:1.5,这个汇率当时只有我们自己承认,没有人会拿美刀去银行兑换。所以采取的汇率是当时民间兑换标准)”
“那两千万港纸也得有2200万了?娘呀,我这80块钱一个月的工资得挣多少年?”
“哇~哥你真有这么多钱呀?那以后我不是想买啥就买啥了?”
“行,你以后想买啥就买啥。”
“小杨,我问你,现在你的合资目标是哪?”
“伯父,我现在唯一还算满意的就是宁州收音机厂,这个十多年前才建的厂子,占地面积不小,工人平均年纪也不算太大,没那么多退休人员。他们生产的收音机、广播等产品已经过时,而且现在市场对这类产品需求量不大。工厂急需升级或转型。”
“嗯,这个厂的产品和电扇都属于一类产品,职工转型上手也快。是个理想的合资目标。现在你们争议的地方在哪?”
“肯定是人员啊,我认为既然合资,那必须要有显著的改变才行。伯母刚才也说了,她这么些年工龄也只有80元。那我来合资,工人不拿到三倍以上工资那还不如不投了。”
“啊!给这么高的工资?”
“是的伯母,所以我对合资单位的超编人员是绝对无法容忍的,我跟他们合资的条件是精简掉2/3的行政编制。就像现在一个车间一个主任,5,6个副主任,我要裁掉一半以上。”
“这事难办呀,小杨你应该知道,在咱们这里,除非职工重大违纪、犯罪,不然是不能开除职工的。”
“当~当~当~”
“这会能是什么人来?晓雪去开门。”
“哦!怎么是你?宋长青你来我们家干嘛?”
“你好晓雪,我。。”
“谁?呦~这不是宋厂长家的大公子吗?您来我们家有何贵干呀?”
“周阿姨~您”
“打住!我可称不起您叫阿姨。直说吧,你爸叫你来干啥?”
“周阿姨,您看您说的。不是我爸叫我来的。我这不刚回城吗?知道唐叔叔有哮喘的老毛病。特意给唐叔叔寻摸的野生蓖麻。”
“哎呦喂,可别来这假惺惺的了!不是你爸,老唐能铲这么些年的煤?能得哮喘?不稀罕,不送!”
“丽萍,对孩子怎么这么苛刻,我们上辈人的恩怨跟他们这辈人没关系。长青,东西我收下了,谢谢你一番心意。”
“唐献民!你诚心的吧?啊?”
“少说两句吧,长青,那啥家里有客人,就不留你了。有心了。”
“哦~那我不打扰了,唐叔叔周阿姨再见,晓雨晓雪再见。”
不得不说现在宋长青和唐晓雨很有默契,宋长青看到唐晓雨嘴角含笑的看着他,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样,开心的转身就走。
知女莫若母,知姐莫若妹。周丽萍和唐晓雪狐疑的目光,在宋长青的背影和唐晓雨的脸上来回巡视。
周丽萍唐献民回来坐下,一桌子人都不说话。杨潇笑了一下,开口道:“伯父应该就是书上说的,那种老好人性格了吧,谁也不愿得罪,有委屈自己往肚里咽。
按照书上说,伯父这种性格是属于最容易被管理和管理成本最低的人。伯父,我有句话想说在前面,把您借调过去后,我只会安排您从事技术方面的工作。如果您有其他方面的期待,恐怕会让您失望。”
周丽萍本来还在生唐献民的气,作为家庭里平时拿主意的人。听到这话连忙问道:
“小杨,你这话什么意思?我怎么觉得不是好话?”
“伯母,您应该知道一句话叫:知人善用,伯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