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万余军民饮用,他们需要紧靠突破日军的封锁。
这个时候刚刚在朝鲜骑兵这边吃了亏的饭田觉兵卫提出建议,将木遁装在运梁车上,铁炮士兵站在上面,后面有人推着前进。
这个想法很快被加藤清正采纳,他又命人利用木遁组成盾墙,缓慢向鹤城推进,没有木遁就就近拆朝鲜明户家的房门充用。
一般要拆人家门人家肯定不愿意,但是一来来人手中握着刀,虽然名义上是协商,实际也没有多少给民户商量的空间。
而来听说这木门拆下来是为了打朝鲜官军,咸镜道百姓的热情一下子就上来了。
这些被拆下的来的木门被交给了咸兴、利城、端川的等郡派来的仆从军,这些仆从军没有甲胃,手上拿的兵器也五花八门,本就是作为炮灰消耗对面箭失使用的。
但是就算是炮灰,也要有炮灰的尊严,人家确实痛恨朝鲜朝廷,但是不代表人家脑子不好使,不可能在无甲无遮挡的情况下,凭借血肉去冲锋,去消耗对面的箭失。
这个时候的军队还不拥有后世那样的大无畏的军魂。
有木遁和门板作为遮挡,日军缓慢向前推进,朝鲜军队射出的箭失叮叮当当全部钉在了木板上。
与朝鲜军队不同的是,日军不多可是有铁炮的,这东西的火力可以击穿不厚的木板。
根据《惩毖录》的记载,日军的弹丸不仅可以打穿目标,有的时候一发弹丸甚至可以打死3~4个人。
要知道虽然关北军着甲率比不过禁军,但是为了应对女真,1/3着甲还是有的。
从这份记录来看,要么是朝鲜官方分发的甲胃有问题,又或者加藤清正使用了九州特有的大铁炮,不然不会有这么可怕的效果。
至于抽出棉甲的铁片卖了换钱这种事,对于时常面对女真侵袭的关北六镇军士来说是做不出的。
一阵噼里啪啦声响过后,朝鲜军队便倒下了一大片,部分有棉甲保护的,也因为后坐力倒在地上。
特别是站在屋顶上的士卒,成了被点名的对象,很快镇子外围的屋顶上边已经站不了一个士兵了。
朝鲜士兵眼见平射没有效果,便想要抛射杀伤日军,但是日军头上都带着铁胃或者铁质的阵笠,朝鲜仆从军有的顶着老旧的朝鲜铁兜,有的有想学样用家中的竹笠、藤笠包上泥浆顶在头上。
只要把头低一些斜着面向前方抛射的箭羽十有八九害不到你的性命。
/71/71725/32073939.h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