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赶,则不可接战,敌进我退、敌驻我扰,令其不堪其扰即可。
而他自己则是带着两百甲骑以及其余西凉铁骑,尽进驻屈吴山缓坡树林内的营寨。
让原本是混淆视听的营寨,真正有了两千将士。
这样的调度,并不是打算袭魏军后队。
而是逼迫邓艾分兵。
《孙子兵法》有云,“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
邓艾兵多而汉军寡。
若是直接一举压上鏖战,汉军哪怕胜了亦必然会折损不少。
且郑璞在离去前就与姜维计议过,断定了邓艾此番出战必然破釜沉舟而来,锐气必盛!故而当依着“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的兵法,先夺其气、累小胜而成大皆。
事实上,这点邓艾亦了然。
但当他驱兵临近屈吴山缓坡树林的汉军营寨时,还是不得不分了兵。
如果不留兵马在此,他就会陷入被汉军衔尾而来、前后夹击。
以全军在此处攻打营寨更不可取。
因为麾下将士都知道疤璞大纛以及汉军粮秣皆在媪围县,亦会质疑他舍本逐末,且同样要面临被前后夹击的危险。
汉军两处营寨,本就呈犄角之势。
最后,以地势分析,这里的营寨乃缓缓斜上的山坡,肯定要比媪围县那座山坳豁口的营寨更难攻打。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破釜沉舟鼓舞起来的士气,不可持久。
他若是在此处久久无法攻下汉军营寨,将士士气必然衰弱,亦无法为胡遵阴袭鹯阴城塞创造机会了。
或是说,他从出兵的那一刻开始,便没有了持续作战或试探的机会。
对,他唯有一次机会。
临阵,即决战。
故而他留下了两千步卒在缓坡下落营牵制,以三百关中精骑作为策应之兵,自己继续引大军往媪围县而去。
七月中旬,至。
未落营,斥候便前来禀报,声称北部大漠隐约有伏兵,乃遣杂胡部落北上三十里戒备。
营毕,乃亲自带着关中精骑近前观汉军营寨。
见一座座粮仓起伏,他当即就感慨了一句,“此必黄沙藏其中也!”
无他,这些粮仓太靠近营寨外围了,他只需让南匈奴游骑以火矢的抛射,便可以将之点燃了。
但他还是让南匈奴游骑这么作了。
不管黄沙还是粮秣,只要点燃了,多少都能鼓舞士卒的士气。
事实上亦如此,当汉军营寨内浓烟滚滚时,所有魏国将士都爆出了一阵欢呼。
唯独他很沉默。
因为他没有听到战马的嘶鸣声。
依着常理而言,火势如此,战马不管骑卒怎么安抚都会发出嘶鸣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