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因为区区一个羌人首领,便提前发兵去强攻四望峡。
然而,很快他便决定出兵了。
柯吾给出了他无法拒绝的理由。
其一,乃是诚意。
柯吾将自己的长子、日后部落的继承人当成使者遣来西平郡,且留在汉军中充当人质。
确实是长子。
湟水河谷的其他羌人首领,都确认过了。
另一,则是世代栖息在枝阳县的他,知道一条羊肠小道,可以无需经过四望峡也能进入金城郡,直接抵达乌亭逆水河谷。
这条小路,李严让十余个亲卫部曲,随着柯吾的族人前去探视了一番。
的确十分隐秘。
乃是一条牛马不可行走的步道。
最宽处可供四五人并肩,最窄处仅容一人通行;且中间还需趟过宽约莫十余步的小水洼。
而令人欣喜的时,步道的出口,就在柯吾部落栖息地的牧场内。
距离枝阳县城池魏军驻扎处,尚且有四五十里外的距离!
如此距离,哪怕是魏军得知了,也足以让汉军尽数穿行小道、休整列阵迎战了。
当然,若是柯吾乃是受了逆魏郭淮指使前来诈降,故意诱惑汉军深入一举灭之,那当作另算。
但李严觉得柯吾并非有诈。
柯吾仅有三子,长子便遣来汉军中为质,如此诚意还不够吗?
虎毒尚不食子。
有几个羌胡首领,在汉魏相争中,主动将自己部落继承人送入死地的?
对他们而言,大汉与逆魏都是汉人。
与他们并非同类。
再者,柯吾前来依附大汉,乃是合情合理。
他先前所仰仗的魏军的将领王祕,已经战死了!
曾经的为非作歹、仗势欺人,不仅被魏国追责,其他羌胡部落也不会放过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的机会,从他身上撕下几块肉来。
这是西凉的生存法则。
谁都心知肚明,谁都待时而动。
抑或者说,他除了依附大汉之外,已经没有别的出路了。
尤其是,柯吾甘愿充当内应,并非是无有条件的。
在双方商谈细节中,他贪鄙与唯利是图的性情表露无遗。
竟是异想天开的,要求大汉攻下金城郡后,将整个枝阳县都赐给他当领地!且永远都不能征调战马牛羊等军辎赋税。
他的要求,自然是被回拒了的。
就此问题双方来回拉锯了近一个月,最终让李严大发雷霆,让柯吾归去继续充当逆魏的臣属、大汉不接纳他了,方商定了战后的分配协议。
此举,让李严坚信了柯吾来附的诚意。
依着常理,他若是被逆魏指使前来诈降的话,应该尽力促成汉军深入敌境才对!
岂能因自身私利而死缠烂打的讨价还价呢?
不惧汉军不成行乎?
而且对于李严而言,他迫切需要一场大胜,来证明自己的将略。
先前攻伐参狼种羌部落,并不能彰显他的能力。
区区一群散沙般的胡虏而已!
换成大汉任何一位军中宿将来督领攻伐,战果亦不会比他差。
更莫说,那一战护羌校尉姜维的千里奔袭,顺势迫降化外白马种羌的功绩,比他更加耀眼。
尚有,听信了柯吾、有其部落充当内应,比他与丞相诸葛亮定下来的战略好得的多。
毕竟匈奴部落首领治无戴与白虎文,已经杀入乌水流域河谷一次了。逆魏郭淮再昏庸,亦绝对会亡羊补牢,加强乌水流域河谷的防备。
届时,汉军声东击西,让马岱再度绕道进军,未必就能建功。
而且李严做出决策时,麾下的将率的反对声音很小。
几乎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