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他人议之。子瑾之军在陇右,不可久离,且归去吧。”
“诺。璞告退。”
闻言,郑璞便连忙起身作别。
待出了别署,跨上战马一直追上了先行的张苞,他都没有想明白丞相寻他的用意。
丞相不可能无缘无故让他推举太守人选。
但若是想看他有无私心,也说不通。他不声援益州士人所举之人,本来就是无意谋私利的心迹体现。
难道真的仅是想让他参详一二?
然而诸多朝中重臣在汉中与陇右之地,他们任职更久、更熟悉其他僚佐的优劣,何必寻我来参详?
甚奇焉!
百思弗解的郑璞,索性也不想了。
反正,他只想领军征伐,也止于领军,至于其他事情,丞相说是参详就是参详吧。
而他不知道的是,丞相口中的参详,明着的是西平太守人选,实则是想“参详”他是否善于权术的制衡。
赵云的故去,让丞相倏然发现,自己已经是习惯生离死别人间无奈的年纪了。
先帝有云“人五十不称夭。”
他已经过了五十,也一路看着,曾经的同僚有许多未满五十便凋零。尤其是近期,他又开始出现了如南征前的胃气不平、食欲不振的症状。
但北伐才刚开始四年。
虽然军争战果斐然,但是对比他岁数而言,还是太慢了。
北伐功未竟,先帝愿未全。
赵云临终前还能谓他“一切丞相劳之”,而他若是到了“先走一步”时,又能谓之谁?
时不我待,后当有继。
此便是丞相想参详郑璞的缘由。
结果,也颇令他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