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乃是酒泉豪右黄华。
初,他与武威颜俊、张掖和鸾、西平麹演等人自号将军,共同举郡而反。但因内部不和,相互攻伐而势力衰败,便无奈投降。
后,又与麴演一起勾结张掖郡的张进、武威郡的胡虏部落各执太守叛乱。
但随着张进及麴演相继兵败被杀,他也只好再度臣服,被转去了关东任职。
如今天子曹叡竟让他回来了!
且授职为本郡酒泉太守!
如此结果,让他心中的野望,犹如枯木逢春般生机勃勃。
哪怕明明知道,天子曹叡还设下了许多限制,且让他必须厉兵秣马备战,听从刚刚转为征西将军夏侯儒的将令共同抵御逆蜀,他也无比兴奋。
厉兵秣马,不就是在郡内播种他的威望吗?
同理,抵御逆蜀,不就是保住自己割据的地盘吗?
有何不可!
再者,待自己的威信让郡内士庶皆俯首听命时,便轮到夏侯儒来求他出兵了!
呵~~~~
不过,黄华不是“边人治边”政策的最大得利者。
敦煌郡的张家,方是最大的赢家。
张恭,素有学行、恩信甚著,最早是敦煌郡的功曹。
河西大扰期间,太守马艾卒于任上,他便被郡人推行长史事,乃遣子就东诣魏武曹操请太守来任职;且别遣从弟张华攻下叛乱的酒泉沙头、乾齐二县;别遣铁骑二百迎吏官属,以及新任太守尹奉入郡任职。
曹丕即位后,录前功下诏褒扬,赐他爵关内侯,拜西域戊己校尉。
后想徵入雒阳,将授以侍臣之位,以其子张就继任戊己校尉。但张恭回到本郡敦煌后,便以年迈多病固辞,不愿离开故里。
如今,曹叡再度诏他入雒任职,他便欣然而往。
因为他从弟张华被授予西海太守,子张就被授予敦煌太守!
成为了凉州最有权势的豪右。
且他临赴雒之前,还私下与黄华会面了一番。
嗯,张家与黄华有仇。
河西大扰期间,张家有一部分功绩,就是建立在攻伐黄华的叛乱上。只不过,如今两家同朝为官且领郡相连,有些事情在共同利益面前,便可以选择性忘却了。
凉州豪右嘛,合合分分乃常态。
就如昔日的韩遂与马腾一样,约为兄弟后相互攻伐、杀妻杀子后又共盟
其中利益纠葛的龌龊,不提也罢。
纵容凉州豪右的权势后,魏国庙堂对应的,也调度了各部驻军的职责。
为了防备逆蜀的进军,以及日后收回凉州做好准备。
征西将军夏侯儒,领本部进入乌水流域驻扎、屯田自给。
一方面,是威逼元气大伤的鲜卑乞伏部降伏。
哪怕他们不再出兵随征,但上贡些牛羊战马及缴纳些粮秣供驻军所食,也是不错的。
另一缘由,乃是防备栖居在河套平原的其他鲜卑及匈奴各部,会趁机与凉州豪右内外勾连,让凉州彻底脱离魏国的控制。
郭淮则是继任征蜀护军,职权不变。
依旧督金城及西平二郡各部兵事,抵御逆蜀的第一道防线。
不过,他迎来了一位部将。
乃是谥号为“壮侯”的庞德之子,庞会。
庞德乃南安人,隶属于马腾时每战常陷陈卻敌,勇冠全军;后归魏武曹操,受于禁节制随征襄樊之战,兵败被俘、誓死不降,引颈受戮。
亦让子嗣备受曹魏优待。
如今庞会已长,又恰逢凉州多事之秋,天子曹叡授他再领先父曾任的立义将军,遣来归郭淮调度。想以他为“千金市骨”的榜样,将朝廷对旧勋恩宠示于他人。
而关中那边,大司马曹真领军归来后,便开始了安抚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