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200小说>历史军事>蜀臣> 第109章、无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9章、无前(1 / 5)

侵掠如火。

用此四字来形容魏延的奔袭,最为恰当。

得知孟达遣使求援,他便令人负三日粮,舍去大舡等拖累速度的运粮秣大船,皆以走舸顺流而下。

走舸,乃是舷上安重樯的战船,狭而窄,于水上可往来如飞。

缺点乃是所需的棹夫甚多,且载战卒寡。

然,魏延却是让精锐士卒兼当棹夫。

是故,三千士卒奋力划舟,不过半日,便抵安阳县外五里。

魏延乃令将士弃舟上岸,稍作休整后,再度往曹魏的洵口戍围而去。

洵口,乃是池河汇入沔水处。

安阳虽被曹魏建制为县,然因此地乃抵御巴蜀前哨的干系,黎庶早就被迁走。

平日唯一可见炊烟起,便是常年驻守在洵口的五百士卒。

不过,如今是两千。

屡屡上表雒阳,告发孟达有贰心的申仪,早就暗中厉兵秣马。

当得知司马懿领军入东三郡,遣人去表忠心之时,他亦亲自率一千五百士卒,来增援洵口戍围,想隔断巴蜀的援军。

至于仅携兵一千五百士卒,倒不是他轻视巴蜀。

依他的算计中,巴蜀得知孟达被困,即使遣兵来救,仓促之间亦不会抽调出多少兵力。

他凭借戍围而守,两千有余的士卒,阻止巴蜀绰绰有余了。

且,他如今的嫡系兵力,并无多少。

从董卓乱政时,便崛起的申家,数十年时间内,亦没落了不少。

东三郡虽鲜少有战事,但申家降伏于巴蜀时,先帝刘备拜申耽为征北将军,领上庸太守如故;申仪为建信将军、西城(魏兴)太守。

但代价,乃是申家的宗族,以及申耽的妻与子皆诣成都。

那时,便有数百申家部曲随去。

后,孟达引夏侯尚与徐晃来攻上庸,申仪举兵响应,导致申耽亦无奈叛刘封降曹魏。

曹魏得了东三郡,将申耽遣去南阳郡,又再度分走了上千部曲。

尤其是,东三郡乃山地,人口本不多。

乃是夏侯尚在世时,还曾率军西行七百馀里,降附了数千家归去南阳,让申仪无法再补充部曲。

因而,申仪如今所领之兵,仅有三千有余。

扣去驻守城池与各县的,将两千士卒驻守洵口戍围,已是他的极限了。

若不是得知,上庸被困得水泄不通,说不定他仅携来八百士卒。

不过,他很快就后悔了。

与孟达一样,他也估算错误了,巴蜀援军抵达的时间。

当他方率军赶至洵口戍围,正督促士卒及修缮加固戍围外的防御工事时,眼眸中便映入了巴蜀援军的身影。

战鼓雷鸣中,猝不及防的申仪,根本无法让士卒整阵迎敌。

又因戍围入口太小,仓促间无法尽数撤回。

两军甫一短兵相接,他麾下便被长驱突入,溃不成军。

后方督战的他,无奈之下,只能断尾求生,下令将戍围关闭,将三百有余的士卒关在了戍围之外,任凭汉军杀戮或收降。

这种结果,几乎与孟达失去白马塞的影响无异。

戍围内的士卒,见素日里插科打诨的袍泽,被自家太守所抛弃,人人皆心有戚戚焉。

士气,不可避免陷入低迷。

决绝效死而战之心,亦于悄然间崩解。

对此,申仪心中更加无奈。

他的选择,于战场之上乃明智之极。

毕竟,若不关闭戍围,汉军便驱着己方溃兵冲入戍围内,一鼓作气夺下!

两权相害,取其轻也!

有何不妥之处?

然,军中士卒多鄙夫,让他无法辩解。

己方士气低迷,而汉军来袭将士颇多,恐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