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200小说>都市言情>乾隆四十八年> 第五百九十四章 登莱青兵备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九十四章 登莱青兵备道(1 / 4)

就在赵新跟曹鹏说话的工夫,北海军的“胶东支队”中的一部刚刚攻克了文登县城,另外的一个营目前已经越过了文登西边的母珠河,进入了昆仑山山道,向着牟平城前进。

在后世的很多人眼里,有清一代的绿营战斗力十分垃圾,然而这得分时候、分地区。历史上满清绿营腐化的真正原因除了差操不分的制度,跟军事政治也有关系。

福康安头些年点校山东、河南绿营时就说过,绿营的操演跟耍猴戏一样,战斗力太烂,但是这可不是清代独有的,从明代就已经如此,代代相传而已。

所谓的“差操不分”,是说很多绿营既干着维护地方治安、缉私捕盗的活,同时还承担军事训练,负责战守任务;这就好比让作战部队没任务时干城管、警察的工作,使得绿营兵成了油滑偷懒的衙门差役。这也是导致太平天国时绿营不堪一用,最后各地自己搞团练的原因。

而在兵事政治上,绿营虽然平时训练如同把戏,但只要战事频繁,还是可以化虚为实,化散为整,平时的很多缺陷往往会在战争中得到弥补;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川兵和陕甘绿营,这是被清廷使用最多的地方部队。

但是山东绿营是真不行啊!政治上,和珅当权,贿赂公行,贪污成风,兵政也跟着腐化。军事上,长年不打仗,战斗力垃圾的厉害;往往是这边北海军刚开几炮,那边绿营就崩溃了。

满清自顺治十五年后,中原底定,山东内部无事,内陆防御向海防倾斜,当时就将沂州镇总兵官转移到胶州,改为胶州镇;将临清镇总兵官移到登州,改为登州镇。到了康熙二十二年的时候,又将胶州镇裁撤,改为登州镇的胶州协。

在四年前北海镇打荣成的时候,整个山东的绿营部队包括了巡抚提标、登州镇、兖州镇、以及隶属于河道总督的东河兵,总兵力为17504人。

从乾隆五十四年起,兵部有感于山东兵力不足,仅凭登州镇无法抵挡北海军的进攻,便上疏乾隆,请增设沂州镇和水师兼辖陆路的青州镇,用以防卫莱州湾,并可对登州镇支援。两镇下设中南北三营,各有兵力五千;其中青州镇驻扎地为高家港镇、青州、临朐,沂州镇驻扎地为沂水、沂州府、日照。

所谓事定而兵存,兵存便需粮饷。兵部的想法挺好,问题是跟北海军打了这些年,满清已经将户部的库贮银用了个七七八八。截止乾隆五十三年十二月,清廷户部存银仅剩九百八十五万两,内库封贮银一千二百余万两,外库实存银六百余万两;再加上次年应收的国库收入四千一百万两,能用的就是六千八百八十五万两。

从支出上看,各省每年的支发银是三千六百余万两,部库支发银(含八旗俸禄)一千余万两,吉林前线的军需银每年是五百多万两,河道治理每年的工钱也得四百万两,再算上各地受灾的免征和缓征四百万两,最后也就能剩不到八百万两。

清廷到了此时财政已经十分困难,于是乎饷不足,就要开捐输。

这要是以前搞“捐输”,满清朝廷多少还要点脸面,非常注意方法方式。比如被劝的富户家有积蓄却捐助很少或是不乐意捐助的,地方官还会亲自上门劝说,以礼相待,循循善诱,用乡谊乡情或是阴阳果报打动对方,反正最后明面上都是皆大欢喜。

可自从北海军发动“外蒙攻势”,清廷大举用兵北上“拒敌”后,一切就都变了味儿。循循善诱?别扯了!

眼下捐输已经成了朝廷考核各省督抚的业绩指标,全民广征,强行摊派。一开始还说两句好听的,接着就是威逼恐吓;搞的那些无力报捐的只能贿赂差役免捐,担心多捐的贿赂官员以便少捐。以至于阮元在写给北海镇的密信里都哀叹:“名曰劝捐,实为勒捐,殷实之户及家仅小康者,上至百两千两,下至百钱数十钱。只知为己营私,不顾为国敛怨,致使嗷嗷之哀鸿几无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