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200小说>都市言情>乾隆四十八年> 第五百零二章 权臣自愿成和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零二章 权臣自愿成和议(2 / 4)

990发,30分钟内可发射1350~1620发。

刚才不是说了么,一个炮营的一个弹药基数是1404发。假设一个炮营在25~30分钟的时间里,每一发炮弹的杀伤区域都不重叠,那么就意味着可以用一个弹药基数压制9.6公顷的杀伤面积。

再假设按照1.5平米分布一个人,3平米分布一个骑兵来算,9.6公顷可以容纳步兵6.4万人,若是骑兵则只有3.2万人。

然而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便是提前标定方位也做不到。实际战场上的情况更复杂,弹药消耗量只会更大。

还是根据“乌索利耶会战”的数据,俄军步兵出动时的机动队形是四分纵队,阵型为各连依次排好,每个横队分为前后两行,每行两排,排与排的间距是5码。每个营一千人,由8个排组成,在战场上的正面展开宽度是50码,纵深是125码。

这么算下来,一个营在发起纵队行进时的面积就是5712平米。一枚122榴弹的杀伤面积是67平米,那么至少需要85发炮弹才能消灭一个营;再考虑到射击误差以及杀伤区域重叠,那么按1.5个基数算好了,也就是117发炮弹。

继续后面更精彩!

虽然每发炮弹不会落在相同的位置,可炮弹的杀伤界一定会有重叠。而且六万也好,三万也罢,敌人不会在近十公顷的空地上平铺开站好,然后等着1404发炮弹来将自己所有人炸光。

距离越大,方向误差与距离误差相应增大,射弹的散布面也大,当射距由10公里增至15公里时,炮兵的射击能力就会降低34,也就是准确率下降。

弹药发射量越多,发射速度就会越低,所以要在很短的时限内对大量敌人达到压制效果,那就必须要增加炮兵和火炮的数量,当然质量也很重要。

当年苏军进攻柏林为什么要摆出一万两千门大炮?真以为人家是在玩气势吗?

赵新来之前已经仔细计算过,如果敌人以数十万人的规模大举进犯,那他就摆出18个营近三百门大炮,每次按一个基数的投射量算,就需要2.5万发炮弹。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连普通榴弹都这么费钱,这也说明了赵新为什么一直不敢用火箭炮。一枚就是十几万美元,一辆车六根管,一次齐射就是一辆超级跑车、或者是一辆约翰迪尔大拖拉机没了。

一个人有多少钱也架不住这么烧,只有重工业成型后的工业化国家才可以。所以目前赵新只能选择122榴弹炮,也只能选择普通榴弹。

凭借现有的资源和装备,他可以蹂躏岛国,收拾安南和巴达维亚,甚至还可以去大洋彼岸欺负那个新生的“天赋人权国”。但是面对满清和沙俄这样的庞然大物,仅凭没有重工业支撑的几十万人口,想推翻一个旧制度并守卫两千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

“砰!砰!砰!”

冬日的吉林乌拉城南校场上,三杆赞巴拉克大鸟枪在五十步(四尺一步,不到七十米)的距离上,对着一块蒙着厚厚棉被的方桌大小的木板同时开火射击。

还不等硝烟被风吹散,几个清兵便越过火枪手的位置跑过去检查靶子,在他们身后还有几名鸟枪营的武官。

到了靶子的位置,只见灰色的棉被上有三个食指尖大的黑灰色孔洞,几缕夹杂着泥土的棉花从洞口露了出来。

此时一名武将走过来问道:“如何?打穿了没有?”

“大人稍待,卑职们马上查验。”

说罢,几名清兵已经解开了绑在木板和棉被上的绳索,将失去固定的湿棉被放在了地上,露出了包着一层铁皮的木板。

这时几名清兵兴奋的指着木板道:“大人您看,铁皮毫发无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