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200小说>历史军事>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同的发展方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同的发展方向(2 / 3)

其实,就刘谌的性格来说,并不完美,他的脾气刚烈急切又有些缺乏自信,还有的时候固执已见,不太能听进旁人的劝诫。

历史上,因为刘禅要投降,刘谌跑到惠陵刘备的陵墓前,先杀妻子,再自杀,这等行为看似让人很佩服,也很婉惜,觉得刘谌当皇帝的话,一定能是个好皇帝。

但实际上,细细的一分析,刘谌其实还是对自己没有信心,要是他真的有志气、有毅力,完全可以离开成都,到南中去,到永安去,到建宁去,那里还有忠于蜀汉的臣子,以他刘氏皇族的号召力,可以再组建一支军队与魏军相抗到底。

同时,杀妻杀子虽然可以解释成避免他们受到虐待和羞辱,但没有发生的事情,谁又能预先料想到,历史上刘禅父子到了洛阳后,不管政治地位如何,基本的生活还是有保障的。

没有谁有无冤无故剥夺他人生命的权利。

即便这个人是丈夫、是父亲,也是一样。

刘谌在这一点上,做出了错误的典范,不值得去肯定。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

现在的刘谌,已经是新汉的皇帝,不需要他再做什么决择。

面临决择的新汉朝廷,第一次出现了意见上的分歧。

刘谌最后的决定,是否正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执行这一策略的人,是否胜任。

就比如赵广进军关中的决策,如果换一个人,说不定早就在汉中全军覆没了,而赵广领军之后,就是军事上的奇迹。

世上的事情,有时就是这么奇妙。

——

新汉武德二年,二月二十二日。

新汉皇帝刘谌立只有一岁的侄儿刘衡为太子,确定了自己身后的继承人。

成都陷落当日,刘谌在荀诩的游说下,匆忙逃到成都,夫人崔氏及儿子俱身死于乱军之中,也因此,刘谌这个新汉皇帝没有儿子可以继承。

同时,刘禅递降表之后,包括太子刘璿在内的子孙多随同前往了魏国,还留在蜀中的就只有被张氏带出成都的皇长孙刘衡。

对于还不稳定的新汉来说,立太子是必要的预防措施,刘谌对此并无异议,如果蜀汉一直存续的话,刘衡这个太子位置,也是早早晚晚的事情。

刘衡是前太子刘璿的儿子,昭烈帝刘备的嫡亲血脉,母亲费氏在成都被洗掠时为魏将胡烈所掳,身世也是凄惨之极。

随后,刘谌颁布诏令,拜赵广为骠骑将军,封绵竹县侯,督关中雍、凉诸军事;拜霍弋为卫将军,封广都县侯,督益州蜀、巴诸军事;其余张翼、罗宪、傅佥等各部将领,也是各有封赏,比如还在关中的傅佥,官职上从关中都督升为雍州刺史,封五亭乡侯。

赵广这一回托了霍弋的福,职务上又升了二级,骠骑将军已经是大将军、三公以下的官职,之前的前将军还和其他三人平级,现在则是大将军姜维以下的军中第一人。

老将张翼无明显的派别色彩,继续被刘谌重用,领蜀中各部人马二万驻防临邛、汉嘉、青城、涪城等地,大司马宗预、侍中董厥、太仆蒋显等官员继续辅佐朝堂,处理新汉在蜀中的各项事务。

二月末,大将军姜维率领一部人马,保护着张星彩、刘衡北上关中,随同的官员包括张绍、张遵、马融、范元、杜轸、荀诩、荀正等人。

同时,关于和钟会和谈一事,直接由他刘谌来负责,是缓是急,一切要看蜀中的变化再定。

姜维等人临行的时候,刘谌送到了临邛城外十里长亭,告别之际忍不住落下泪来。

他本是一个无权无势的闲散王爷,转眼间却成了新汉的皇帝,这一年实在是不平凡的一年。

姜维和张星彩的离开,也让刘谌既是心喜又有心忧。

心喜的是,姜维这个大将军威望太高,军中事务无一俱细都要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