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出发的上党郡兵,皇甫嵩长叹一声说道。
“这不难,只要老哥照着来就行。”邓枫拿出一卷竹简递了过去,正是他平日里练兵的标准与补给的配备情况。
“你这那是练兵,是在烧钱啊!”董卓也是有野心的人,看到皇甫嵩翻看竹简就厚着脸皮凑上前一起看,结果没看几句就蒙了,“不过是练兵罢了,何必如此不顾消耗?”
这么长时间接触下来,邓枫也算是看出来了,这两个人虽然都有着长期为官带来的油滑与势利,但总的来说并没丢掉自己的军人风格。
从原著来看,皇甫嵩后来混得不怎么样,逐渐“泯然众人矣”,根本原因就是他还不够势利,否则以他在黄巾起义中打出来的名号,不管投靠哪一方都能风生水起。
这时候的董卓尚未崛起,还不是后来那个不拿老百姓当回事、动不动就纵兵劫掠的败类,他在西凉的名声其实相当不错,要不然也不会成为那一系的老大,至少现在还算过得去。
因此,邓枫也不介意给他们一点好东西。
“两位老哥比我领兵时间长的多,自有自己的规矩。
但是有几句话,小弟愿意和两位分享。
第一句,任何国家或者任何将领,如果不愿意为建设军队花钱,那就是在为下一场战败准备赔款。
第二句,只有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
第三句,军队打不赢,一切等于零,没有军事力量做支撑,其他不管是说什么,归根结底都是放屁。”邓枫的三句话,让两个老军头脑袋里一片空白,几乎是只剩下嗡嗡声。
“谨受教!”皇甫嵩、董卓半天才反应过来,全都恭恭敬敬的向邓枫抱拳致谢。
“两位老哥,以我的情况,估计平定黄巾之前是不会有什么战事安排了。”说到这里,皇甫嵩、董卓全都理解的点点头。
没办法,邓枫实在是太能打,人数只要相差不是太过分几乎野战无敌,再打下去真的会让很多人非常不满。
“这次回去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见,就送给两位老哥一点小礼物。两位都知道兄弟我哪方面最出名,所以不要和我客气。”
邓枫招了招手,很快辎重营的8辆大车过来,每辆车的五个箱子里一共放着25副步兵强弩,正好一家100副。
按照这个年代的标准,这真的是一份厚礼;但是对已经实现了生铁、熟铁初级工业化生产和钢胎弩臂半工业化量产的邓枫来说,那就不算什么了。
这次大战之后,随着张角、张梁败亡,黄巾起义算是基本完事儿了,剩下的张宝也活不了太久,等到黄巾覆灭,肯定是要大肆封赏有功之臣。
问题是,将来封赏功臣的时候,他铁定已经回了上党,董卓不好说,皇甫嵩数代官宦世家,肯定是有机会有门路帮忙说话的。
他之所以送上这么一份大礼,也是为了这个。
“既然如此,老哥愧领了!”皇甫嵩也理解了邓枫的意思,爽朗一笑就收下了礼物。
“董某受之有愧,不过以后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还请子枫贤弟不要客气。”这么大一份馅饼,哪怕董卓明知道不容易吃,却还是忍不住吃下。
“多谢两位老哥这段时间的照顾,小弟我收到的命令是协助两位老哥平定广宗,如今战事已了,我也要回京缴令,咱们有缘再见。”安排好了后续事宜,邓枫自然是紧接着告辞。
来时一路狂奔,回去自然不用这么着急,更不需要把辎重营扔在后面,大家一起慢慢走就是了。
反正不论到了哪里,当地官府都会“热情主动”的送上充足的补给,以至于整整一个月之后,大军终于返回了京城近郊军营。
到大将军府缴令然后拜见皇帝陛下就不用说了,这时候报捷奏章早已到了京城,两方面都是一致夸赞但也都是口惠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