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即墨羽在旁道“沈姐姐真的没事么,本殿下得挑个日子去瞧瞧她,那夜多亏了她保护本殿下,本殿下才没有受伤。”
苏辞道“沈幽一直在府中,殿下想去,本官派人保护左右。”
“嗯,正好想出宫散散心。”
他一说完,德隆帝呵斥“身为太子,成日想着游乐,不务正业,有闲工夫,多与辅国公学习治理国家之策!”
即墨羽瘪嘴“父皇,儿臣日日被关在宫里,快要发霉了。”
“不允就是不允!”
苏辞看德隆帝将即墨羽呵斥了一番,他道“陛下,太子殿下也已十一,到了另立府宅的年纪,朝中大臣都希望殿下尽早立妃,稳固朝纲。”
他身为辅国公,如何会希望太子成家,太子成家之后,紧接着就是继承皇位,对辅国公的地位会有所撼动,苏辞的想法德隆帝不解“爱卿也希望羽儿立妃?”
苏辞道“下官心系百姓,当然希望殿下尽早立妃,好接下大任。”
德隆帝打量了苏辞一番,犹然记得三十一岁的自己,遇见二十一岁的苏辞,彼时的苏辞是长胜大将军,于百万敌军手中保卫赵国江山,而那时的自己,是一事无成的伪太子,时刻战战兢兢,担心性命不保。
那时的德隆帝满面忧愁,苏辞立在他身侧,与他比肩,胸有成竹道“殿下,这江山必定是你的。”
二人达成了协议,携手打江山,定朝纲,杀异己,一晃六年过去,天下已定,他却更加担忧,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江山,要改弦易辙,从高处跌落深谷,会让他粉身碎骨。
白彦的行动没有对苏辞造成任何一点影响,至少德隆帝看到的苏大人,仍旧气势威严,面无表情,一如往常,德隆帝心慌之间,又听闻苏大人希望即墨羽尽早立妃一事,怀疑、诧异凝聚心头,德隆帝最终释然一笑“爱卿果真心系朝纲。”
苏辞道“太子立妃一事关系国家未来,需要朝臣同意,微臣会立一份名单,请陛下和皇后娘娘先行过目,再交由朝臣商议。”
“允。”
即墨羽看自己的婚事将近,也不见什么高兴的神情,说“不能等忠勇侯回国再定么?现在国家面临危机,不大适合立妃。”
苏辞道“殿下那夜在假山后边与宫女私会,似乎也不大合适。”
即墨羽燥红了脸“本殿下才没有。”
德隆帝笑道“你已经是大人了,立妃又如何,迟早都得经历,不需太过紧张。”
出了陛下的寝宫,未走出一百步,大内侍官从后跟上,急急唤住辅国公,大内侍官道“辅国公,陛下着小的给沈姑娘送去一些上好的补品,稍后送到辅国公府上。”
苏辞面色闪过一丝不悦“沈幽未受伤,无需补品。”
说罢,他掀摆,大步朝前行去。
大内侍官诧异了片刻,冲辅国公遥遥作揖,回去复命。
苏辞先前控制了所有口风,愣是丁点消息都未外泄,德隆帝从今日苏辞的表现中,确认沈幽未被玷污,他无奈一笑“辅国公就是辅国公,我赵国的国之栋梁,岂会轻易被这小小把戏弄倒。”
大内侍官道“可要奴才请皇后娘娘来?”
德隆帝道“你去传达一声就是,不必叫她过来。”
大内侍官“诺。”
陛下此回未得到半点好处,先前本想报了苏辞私拿舍利草之仇,看来苏辞的手段远在他的预料之上,城中到处都是辅国公的人,想轻易动沈幽,那是不可能的。
现今赵国内忧外患,高将军虽然未动,但是他统揽兵权,又有忠勇侯大败而归,赵国内零散的四十余万兵马,必定要集中起来对抗西陆和戎狄,高洋将大权独揽,而千机营的二十万大军不可轻易动用,北野溟是德隆帝的亲信,亦是最后的稻草。
陛下深思熟虑,保持目前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