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老朱的神色就看出,老朱非常看好胡惟庸这道方针策略,这脸上的意动之色已经溢于言表了。
这老朱这会儿要是答应下来,属实来说,朱标再站出来反对就不合时宜了。
不仅打了老朱的脸,对胡惟庸这个新上任的丞相来说,也不太好。
一念至此,朱标不再犹豫,当即就出列道:“父皇,儿臣以为,丞相此策,当从长计议,此事事关国计民生,货币与天下百姓息息相关,又事关百姓之家产,不可不慎,当再三察之,确保无误之后,方可施行。”
“嗯?”老朱一听这话,顿时有些惊咦。
他没想到,朱标此刻会突然站出来反对,按照道理来说,绝对不应该啊!
而胡惟庸亦是楞了一下,他亦是有些不明白为何朱标此刻站出来反对,当然,从明面上来看,胡惟庸清楚,朱标并未表达反对的意思。
可实际上,朱标说的这些话,就是在阻挠这件事推行。
胡惟庸微微思索,从朱标的话语之中,胡惟庸判断,朱标在立场上应当和他是一致的。
不然的话,话语不会如此婉转,就比如先前那位御史,朱标可是没给他留什么脸面。
上来就是罗列一通数据,啪啪打脸,逼得人都无话可说。
相比较之下,朱标现在这通话语,可算是温和许多。既表明了反对的意思,但同时,也保留了胡惟庸作为丞相的颜面。
朱标突然之间,反对,众多的大臣也是有些不明所以。
在众多大臣看来,当今的太子,在很多事情上,和丞相胡惟庸是保持一致的,很少提出反对的意见。
就比如方才,太子和胡惟庸之间还进行了互动,逼得一位御史哑口无言。
当然,众多大臣也都知道,平日里,太子对于朝政,只是处于观摩的角度,对于朝政上的事情,几乎不怎么发言。
也就是今日,稍微说的多了一些。
在胡惟庸的一些政策之中,偶尔插了一些话。
可那都是表示支持,怎么到这里,反倒是要暂缓?
刘伯温此刻如同一根木头立在朝堂之上,神色木然,没有什么变化。
心中则是暗自有了几分揣测,莫非是太子察觉出了胡惟庸这道策略之中的不妥之处?
可是,依照太子的性格,应该是当面指出啊!
难道是顾忌胡惟庸丞相的颜面?
应该是有这么一层意思,但绝不止如此。
若是胡惟庸这道策略只是一些小问题,太子可能就直接放过去了,顶多私下找胡惟庸详谈一番,进行一番改进。
而现在朱标在朝堂之上让此事拖延,这说明,这道策略有一些致命的破绽,让朱标发现了。
这说出来,可能导致这道策略直接流产。
毕竟,现如今朝中并不是铁板一块,反对胡惟庸的大有人在,此刻,借朱标之口,对付胡惟庸,这事儿,不是没人干的出来。
而太子,应该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选择拖延,而并非反对,他并不想让这样一道国策尚未出生,便被扼杀在萌芽之中。
所以,最终才选择了委婉的态度,这说明,太子的态度是要补救这样一个巨大的漏洞,而并非另起炉灶……
电光火石之间,刘伯温思索许多,对于朝中的局势,他仿若一个局外人一般,洞若观火。
对于各方的心思,皆有所揣摩。
咱这位太子爷,除了精于算术之外,这操弄政治的手段也并非是一个雏儿啊!
目前虽然未到炉火纯青,操弄人心的地步,可是,审时度势,已然是练到一定火候了!
想到这里,刘伯温不由得笑了笑。
刘伯温能想到的,老朱自然也能想到,作为皇帝,他有独属于自己的灵敏嗅觉,脑海中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