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就是用泥巴糊出来的,只要是皇帝赐予的,这意义就不一样。
李善长看着朱标,笑吟吟道“殿下,臣日前奉皇上之命,总揽监造铁劵事宜,今日,胡惟庸来报,这铁劵已经初步制成一部分,臣想着,等将帅们班师回朝,这铁劵大概也都制作完成了。”
“到时候,皇上将这些赏赐给将帅们,将帅们定会高兴非凡。”
“嗯嗯。”朱标有些敷衍的点了点头。
实在是此刻朱标原先高兴的兴致,此刻看着这铁劵,已然是消弭了一大半。
这玩意儿,深刻诠释了什么叫解释权最终归出品方所有。
这最外的一层,镌刻的就是这些功臣跟随老朱起义以来立下的种种功绩,然后中间,就写着要是犯了什么过错,可以免罪减禄用来抵罪,而且,这还是一式两份,按照规制,一份归功臣所有,一份藏在内府。
可朱标清楚的知道,这所谓的免罪,实际上压根扯淡的很。
这个头,就不应该开。
这功臣勋贵们得到这丹书铁券,这尾巴还不翘上了天?
一个个八成自以为有了一道护身符,这违反乱纪的事情干起来,那是一点都不含糊,反正心里想着,咱就算真犯了杀头的罪,有了这护身符,你皇帝也不能杀咱吧?
可实际上,这玩意儿起不起作用,完全看老朱啊!
老朱要是不认,你拿着从老朱那儿批发过来的丹书铁券,也是毛用都没有。
因此,在朱标看来,中间这部分减免罪过的部分,实在是多此一举了!
老朱固然是想笼络功臣,照顾勋贵,可是,这样的做法,实在是没太大的好处。
朱标陷入了思索之中,他在想自己该如何劝老朱,改一改这铁券。
蓦然间,朱标看向了李善长,问道“李相,这铁劵可有仿照的式样?”
朱标清楚的记得,老朱手里应该是没有的,这玩意儿这一时半会儿弄出来应该来说也是仿制的。
自己回去得查查这铁劵的有关历史资料。
别弄得和《水浒传》里面的小旋风柴进似的,这文臣武将,仗着有块丹书铁券,就啥人都敢收留,啥事都敢犯。
真出现这样的情况,那是悔之晚矣!
不过还得先问问李善长,这铁劵是照着啥设计的,到时候,到老朱那边,也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