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太祖山陵崩已一百二十载,秦大司马于前日上书,请修缮帝陵。孝帝默不发语,只让大臣商议。朝中诸臣因事发突然,心中未有定夺,恐唐突出言祸及其家,故一时莫有言者。后卢太傅以“登基当不忘先祖,才可帝基永固,国家安泰。”为由响应大司马,定于开春先祭宗庙,再调遣工匠修帝陵。
秦明回京后奉大司马之命前往衡、泰二州巡视,足一月方返。
再说秦明从泰州回来,便被大司马叫到跟前一一询问各地庄稼收成,和赋收几何。秦明自然细细答复,但谈及税收时,却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原来随着天气转冷,北方边境百姓又时受他国士兵劫掠,生活艰苦。再者,待冰雪降下,万物归藏,而民无越冬物资,也难耐北方苦寒,所以秋末时南下民众诸多。其中不少人涌入民宅抢劫财物粮食,导致税收有所亏欠。
朝中众人听闻此事,皆沉默不语。
孝帝诏大司马入宫,问道:
“民生如此,我当何如?”
他脸上忧色重重,言语之间叹息不止,又似主意未定,自哀为君不周,以至生民涂炭。
大司马言:“皇上自登基,如今细数已有五余载。朝中诸事大小未尝不亲自为之。臣见陛下日夜殚精竭虑,亲事民生。观之已久,怎不拜服!”
“但自南迁以来,内朝虽安,然外忧不止。北边蕞尔小国屡犯我境。”
“今天气趋寒,难民南下,生计无落。况他们困居城中扰民生不安,诸地多有动摇。应当早做打算,防微杜渐为上。”
“那大司马可有主意,朕当恭听。”
秦大司马本是为此事而来,便将自己打算一一说道:
“先臣上书陛下兴修帝陵,如今时日已定。臣实在心忧此事,或可前往难民聚集之地,安顿难民,休整民生,以尽臣力。”
皇帝心下尚有疑虑,道:
“大司马管事多年,未有差错。实为我朝肱骨。现下行外地,未免耽误贤才,实在不妥。”
大司马略一行礼,道:
“臣得今日,实为陛下抬爱,但臣年老力衰,每每掌事,只觉力不从心,恐有负圣托。”
“恰地方蒙乱,官民无定。臣下至地方,当勉力而为,解民生忧。”
“大司马心寄万民,实为国之福祚。”
“朕数日以来也未尝不为此事难寝,大司马心意已定,便将此事托付与你。朕可心安!”<99.。顶点小说网更新最快网址:.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