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亲戚问好,亲戚强迫自己的小孩“叫大舅!”,然后又如此这般...
总之难得一年见一次,走完流程之后,在亲戚的再三挽留下接着“要学习”的姿态离开了。
呼,总算结束了。
只是这个点回家有点早啊...
过年一堆娱乐场所和餐厅都不开门,也没地方玩去吃去,干脆去看场电影。
他便又一路坐车来到了常去的影院,然后看着各个都还蛮精彩的广告:梁朝伟的《捉妖记2》不错,王宝强的《唐人街》好像也还可以,郭德纲老师的《祖宗十九代》...
就这个!
我可是郭老师的钢丝儿!
他兴冲冲地要去买票,才发现排的场子很少,适合他这个点的则完全没有:好吧,排片多的就那几部了,《捉妖记2》,《女儿国》,《唐人街》的点都还行,看哪一个呢...
看看猫眼评分。
算了,都没有差太多。
这个东西参考意义不大,还是看个喜剧的好片:大年初一嘛,开心开心。
他脑袋里自动归类,喜剧的话:
赵丽影?pass。梁朝伟?pass。
王宝强?就是你了!
所以电影的主打影人,真的最好要能代表电影的类型。这边李锦兴买了票很快就进去看了,这个点人也坐的很满,感觉能有九成,刚才看了晚上得票更是基本上卖完的那种。
而电影嘛...
一路嘻嘻哈哈,又有认真推理,看得还是相当过瘾。所以他基本上是满意的看下来,满足的回家,等到晚上刷朋友圈的时候才发现:
有吐槽《捉妖记2》的,有点评《女儿国》的,还有夸赞《唐人街》的。综合比较这下子他才觉得,自己下午做了个正确的选择。
也许自己也可以晒晒欢迎感言。
...
如李锦兴这样的观众在今天很多。
春节档,是蛮多人可能一年唯一走进电影院的时候。
他们选择观看电影的标准五花八门,所以春节档这第一炮的成果到底如何,很难有人说的个准,包括超高预售的《唐人街探案》。
这个顶级流量加成的电影首日肯定不差...
事实也是这样。
而且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其实很多东西都不用滞后,直接可以看到实时数据。
票房走势,随时影响着大家的情绪。
于是他们就看到了排片的《捉妖记2》一路高歌猛进破了4亿,并且马上要往5亿走了。就是这个口碑么...
只能说看到发行方是“安乐北京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就知道暂时人家也不会口碑出问题。
但确实这个成片吧...
公司觉得信心大涨,暗中可以做些文章了。
然后是凭借天河娱乐强大发行能力,排片的《唐人街探案》也眼看着要破2亿。
天河娱乐的人抓紧分析:
口碑还行,比较担心观众不喜欢叶青的状况也没有出现。
或者说就算有...
也没形成规模。
“知道我演技黑历史的可能多数都是经常上网的人吧。”
这回倒是叶青想开了:“他们在普通的档期里或许会有一些影响,但在春节档这个大的档期里,这部分人占比就很小了。”
总有人觉得粉圈就是世界。
但其实有人在娱乐圈里被黑的不行,实际上外界太多人最多听个名字,其余的没啥影响。
他们看的可能是王宝强。
是喜剧。
是推理。
所以谁主演的只能是占一定的因素。
因此花姐站在电脑前,看着数据也点头道:“确实,而且你这一次表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