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父变星一类高光度周期性脉动变星,也就是其亮度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因典型星仙王座δ而得名。仙王座δ星最亮时为37星等,最暗时只有44星等,这种变化很有规律,周期为5天8小时47分28秒。这称作光变周期。这类星的光变周期有长有短,但大多在1至50天之间,而且以5至6天为最多。由于我国古代将仙王座δ称作“造父一”,所以天文学家便把此类星都叫做造父变星。人们熟悉的北极星也是一颗造父变星。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这些变星的亮度变化与它们变化的周期存在着一种确定的关系,光变周期越长,亮度变化越大。人们把这叫做周光关系,并得到了周光关系曲线。以后在测量不知距离的星团、星系时,只要能观测到其中的造父变星,利用周光关系就可以将星团、星系的距离确定出来。因此,造父变星被人们誉为“量天尺”。
19081912年,美国天文学家勒维特在研究大麦哲伦星云和小麦哲伦星云时,在小麦哲伦星云中发现25颗变星,其亮度越大,光变周期越大,极有规律,称为周光关系。由于小麦哲伦星云距离我们很远,而小麦哲伦星云本身和距离相比很小,于是可以认为小麦哲伦星云中的变星距离我们一样远。这样,天文学家就找到了比较造父变星远近的方法如果两颗造父变星的光变周期相同则认为它们的光度就相同。这样只要用其他方法测量了较近造父变星的距离,就可以知道周光关系的参数,进而就可以测量遥远天体的距离。造父变星本身亮度虽然巨大,但是不足以测量极遥远星系核天体,能]够用来测量的河外星系较少,更远的星系用1a型超新星测量,这类超新星是白矮星吸积伴星物质达到钱德拉锡卡极限后发生剧烈热核反应爆炸形成,内禀广度比较一致(但是仍有少量弥散,可用“菲利普斯关系”校正),成为造父变星的接力者。其他的测量遥远天体的方法还有利用天琴座rr变星等方法,但是天琴座rr变星亮度远小于造父变星,测量范围比造父变星还小得多,精确性也不如造父变星,比较少用。
造父变星在可见光波段,光变幅度01~2等。光变周期大多在1~50天范围内,也有长达一二百天的。
造父变星实际上包括两种性质不同的类型星族1造父变星(或称经典造父变星)和星族2造父变星(或称室女型变星),它们有各自的周光关系和零点,对相同的周期,前者的光度比后者小14等左右。造父变星光谱由极大时的f型变到极小时的g~k型,谱线有周期性位移,视向速度曲线的形状大致是光变曲线的镜像反映。这意味着亮度极大出现在星体膨胀通过平衡半径的时刻(膨胀速度最大)而不是按通常想象那样发生在星体收缩到最小,因而有效温度最高的时刻,位相差01~02个周期。这种极大亮度落后于最小半径的位相滞后矛盾,被解释为星面下薄薄的电离氢区在脉动过程中跟辐射进行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现象。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认为星空是永远不变的。但是到了1572年,第古·布拉赫宣布在天上发现了一颗新星,这就是中国《明史稿》中的记载“明隆庆六年冬十月丙辰,彗星见于东北方,至万历二年四月乃没”所指的那个天体。时隔三十余年,开普勒又于1604年在蛇夫座中发现了一颗新星,这就是中国史籍中记载的出现在明朝万历三十二年的尾分客星。这样,“星空不变”的古老观念被打破了,实际上,公元前204年在牧夫座出现的一颗新星就被中国史书《汉书》记载了“汉高帝三年七月有星孛于大角(牧夫座α),旬余乃入。”这是人类历史上对新星最早的记载之一。一颗典型的新星,起亮度在几天之内可以增加一万倍以上,亮度的最大值可以维持几个小时,然后再逐渐转暗。转暗的速度比增亮时的速度要慢的多。新星最亮的时候,其绝对光度可达太阳光度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