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读书的天赋,便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下一辈的身上,而周昭就很好的满足了他们的所有要求。
在他们那一小块地方,周昭是村头老秀才教过的最聪明的一个弟子。
虽然没有过目不忘之才,但多多诵读几遍,哪怕依旧是不解其意,他也能很轻松的将书上的内容背下来。
于是,他就多出了神童的称号。
因为是血脉至亲,周小妹读书的天赋其实也不比周昭差的。
家中钱财并不是十分丰裕。
她没能去村头跟着老秀才读书,平时只是看看兄长用过的书,在兄长空闲的时候得他的指导,认识几个字。
但就算只是这样,她认的字也越来越多,甚至还能做上几首小诗,遣词用句之上别有特色,倒是让周昭夸过许多次,就连她爹娘也总是在夸她。
倘若一切都是旧时模样,那周小妹应当仍然是家中备受宠爱的小姑娘,跟着母亲一起做些针线活,补贴家用,等着她的兄长有朝一日能考中个秀才,便也算改换了门庭,将来再嫁进一个好人家,过着普通又平常的生活。
可那终究只是想象。
周小妹的运气算不上好,周家其他人的运气其实也挺差的。
譬如周昭。
他信心满满的去参加了应试,头次便考中了童生,尽管不是头名,但也排在了第二。
可等到他去考秀才的时候,就大不一样了。
发榜时,他从头名找到了末尾,也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姓。
他无奈之下,也只能选择回乡继续苦读,准备来年再战。
然而一次偶然机会,让他得知了那场应试之中头名的策论,竟是与他所写的内容一模一样,他辗转找过许多人,想要替自己求得一个公道,可惜公道没求到,自己还被人打断了腿,修养了一年半才恢复了正常行走。
但腿伤过之后,到底是与从前不一样了。
每到阴雨连绵之际,腿上曾经断过的地方总会十分疼痛。
他后来又去参加了一场秀才的应试,这一次的头名所用的策论依旧是他亲笔所写的那个,而且名字也是他。
然后周小妹就在跟家人进城游玩之时,不慎走丢,过了好些时候才被樊夫人所救,又在樊家小住了些时日,方才被送回家中。
只不过她回去的时候,周昭已经不知所踪,而她的爹娘也病死了。
剩下她孤零零的一个人,便又跟着送她回家的人,回到了樊家庄。
之后便再也没有离开过了。这样看上去,好像她才是那个坏人。
燕绾也只是稍稍走神了那么一小会儿,很快便又回过神来,她抬头见彩旗不自觉间已经站起了身,轻声笑了下,说:“也没必要那样激动的。”
“毕竟我现在也只是说说而已,还没有真正动手,指不定就有转圜的机会呢,你说,是吧?”
彩旗并没有因为燕绾的好言好语而放松下来。
与之相反的,她面上的警惕之色更重。
“你究竟想要做什么?”
燕绾想要做什么呢?
她初时不过是信了樊老爷的话,想着自己暂住在樊家庄,还需要用樊老爷种出来的药材治病,便打算出手替樊老爷了却他的一桩心事。然后等她见到了彩旗,又觉得世间的许多事情都不能只听某个人的一面之词,理当多方小心求证才是。
这样的话说出来,或许不一定有多少人会相信。
但那确实是燕绾最真实的想法了。
可她这边还没想好要怎么做,彩旗就自己送上门来了。
不管彩旗说的那些话,是因为心虚害怕,还是因为其他,反正在燕绾看来,无异于是在向她挑衅的。
如此一来,她当然不可能再温声细语的旁敲侧击了。
她不会看轻旁人,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