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便是。”
贺云一见李艳眼泪都快出来了,不禁苦笑道。
这丫头,怎么这般爱哭鼻子呀!
这点,倒是和自己六妹很像。
…………
回到宿舍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半了。
贺云准备先好好看一看李艳写的稿子,再去食堂吃饭。
于是,他坐到了书桌前,将那份稿子平放在了桌上,又从抽屉内拿出了一支铅笔,看了起来。
“烟锁清秋?这小说名字取得有些意思,有点琼瑶式取名风格,言情题材的小说吗?”
对于琼瑶这位充满了争议的“言情大家”,贺云自然也有自己独特的一些看法。
在他看来,琼瑶剧在后世,尤其是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期,已经成为了一种影视符号。
但就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琼瑶的小说还是有许多瑕疵的。
尤其是“三观”上,是贺云所不认同的。
不过,不认同并不代表贺云就不关注。
与“张爱玲”相比,“琼瑶”的作品又是一种风格。
更为重要的是,在整个八十年代,随着以香江为代表的武侠风与以“琼瑶”为代表的言情风席卷大陆,一时间造成了两个极端的出现。
一方面,年轻人尤其是学生很喜欢看这两类小说,这其中以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阵地――粤省为代表。
另一方面,老师与家长以及主流作家圈,却对这两类题材嗤之以鼻,甚至是不屑一顾。
在他们看来,武侠是没有营养的,是比不上纯文学的,而言情小说更是毒瘤,是毒害青少年、年轻人的一粒老鼠屎,必须予以取缔、禁止。
可随着盗版横行,再加上八十年代末期,改编自琼瑶作品的影视剧传入大陆,这样的观点也渐渐不再是主流。
而到了九十年代,以《婉君》、《烟雨蒙蒙》、《在水一方》等琼瑶剧热播,直接把琼瑶的名气上升到了极高的程度。
当然,琼瑶名气在大陆达到巅峰得归功于另外一部剧的热播。
没错!
这部剧正是湘省台每逢寒暑假雷打不动播放的神剧――《还珠格格》。
正是因为这部剧创造的收视神话,致使琼瑶剧在大陆混的风生水起,甚至一度霸屏了几乎所有的电视台。
以至于后来的《情深深雨蒙蒙》、《一帘幽梦》等等影视剧,也创造了恐怖的收视率。
由此可见,从八十年代开始,琼瑶这位作家与她的作品就已经在影响许多大陆的年轻人了。
…………
桌前,贺云微微摇了摇头。
“看来这个丫头应该是看过不少毒鸡汤了!”
他笑了笑,拿着稿子,继续往下看去。
时间一点点过去,贺云也沉浸在了李艳所写的这个故事当中。
只见他一手揭着稿纸,一手拿着铅笔在某些地方做着标记。
虽然这个故事看上去模仿了琼瑶的写法,但无论是文笔,还是故事架构,都是非常不错的。
整部小说大概八万字,描述的是民国时期,湘省省城一位千金大小姐与一位中级军官的故事。
尽管设定上有些俗套,可故事情节却跌宕起伏,既有爱恨情仇,也有家国情怀,尤其是男主角,拥有一腔保家卫国的血性。
而且,就故事本身而言,虽然大多都是虚构的,甚至以贺云专业的文学角度来看,某些地方逻辑有些不通,可这并不影响小说的整体性。
尤其是小说当中所涉及到的湘省省城保卫战、雁城保卫战等著名的几大战役情节,更是让整本小说增添了几分亮点。
到此刻,这不禁让贺云想起了后世一部影视作品《战长沙》。
虽然两者还是有不少地方有所不同,可某些情节却惊人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