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200小说>都市言情>你和我这些年> 第三章 千年等一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千年等一回(5 / 7)

湾后勤车队的主任,妈妈是车队的文员,临时工。可能是在车队工作的原因,秦天的爸爸习惯说话声音特别大,而且听起来也很凶。秦天把这一点传承的很好,所以在余心言班上,秦天就像他们班的“老大”。但是余心言其实心里并没有过害怕。她并不是没有害怕过某一个人,而是没有过害怕。

所幸的是,在余心言四年级的时候,由于“万人计划”和“万家计划”的顺利实施,南湾有了重大的发展,虽然成林仍然是对外经贸发展的突破口,南湾却是落实了一个又一个大医院,大影剧院,少儿活动中心,初中、高中等等基础设施。随之一同来到南湾的有来自全国的相关工作人员,他们大多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第一代大学生,还有他们家人。这才让南湾小学有了第一批和余心言家庭背景相似的学生。

家庭背景相似,看似简单,其实许许多多的事情都需要这个基础。

有了这样一批学生的同时,学校也来了一批课外活动老师,四年级开始,学校有了一个植物园,那里面的样子,余心言几十年后都记得,那就是她对“伊甸园”最初的实体想象。也是四年级开始学校有了鼓号队和民乐队,这两个活动都是南海琴行陈老师的先生刘老师负责的。

其实当年刘老师和陈老师也有意愿组织西洋乐队,但是毕竟,无论是小提琴还是单簧管都不是小学生可以轻易驾驭表演的了的,训练的时间很长,乐器本身也很贵。相比较而言,笛子或者二胡都是更平易近人容易落实的。

所以刘老师和陈老师只能忍痛搁置了管弦乐队,退而求其次成立了鼓号队。

鼓号队的配置比管弦乐队简单,每周一为升旗仪式之前的国旗进场伴奏,就是护送国旗从操场一头走到另一头这个过程。所以这不光是配置简单,号手也只需要会吹一两个进行曲就可以完成护旗。打鼓就更简单了,只要节奏感稍微好一些,就没问题。

鼓号队还有个指挥,这几年这个指挥一直是一个个个子高挑的女生,一转身甩着长长的马尾挥舞着指挥棒。鼓号队的指挥也有比所有人更好看的衣服,虽然鼓号队有男孩子也有女孩子,但是只有指挥的衣服是一套军队仪仗队标准的裙装,其他队员都是裤装,无论男女。

鼓号队和民乐队都需要学生放学留下来训练,民乐队更需要学生自己购买乐器,这些投入不只是家长花钱而已,更需要家长的“配合”。所谓的配合其实无非就是偶尔周末接送学生到学校训练,每年一到两次接送学生去文体中心表演,有的时候是学校的联欢会表演,有的时候是南湾区文艺晚会的表演。也许那个年代的人不觉得,比花钱更难得的是花时间。

说来也奇怪,这样一批愿意花时间花钱的家长都是在四年级的时候和这些乐队一同出现的。这鸡生蛋蛋生鸡的道理说到底也就是互相成就吧。

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余心言很忙,她每天晚上看完新闻联播就要练琴,周一、三、五放学后四点半到五点半在学校练琵琶和古筝,她自己只买了琵琶,五年级还在学校学过周六的毛笔字,但是她毛笔字实在是没有进步,只上了一学期她就没有再去过了。

南湾小学在余心言五年级的时候开立了形体课,形体课老师是林小棠老师,和一般老师不一样,林小棠老师并不是“林老师”而是“小棠老师”。也许是这位小棠老师早就知道,自己如果只是“林老师”是要被忘记的。

因为毕竟有太多的英语林老师、数学林老师和语文林老师,而自己这个一周只见一次的形体舞蹈林老师肯定不会被记得太深刻,所以索性叫自己小棠老师。学生们也觉得新奇。毕竟小棠老师也许是南湾小学学生见到的第一个年轻漂亮的专业舞蹈师范专业毕业的女大学生。她可以“翻跟头”、“劈叉”、“下腰”还会“动脖子”,她的绝活是“跳起来转圈”。

南湾虽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