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200小说>都市言情>你和我这些年> 第二章 心心念念的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心心念念的念(2 / 4)

是一个视野开阔,天下我有的景象。

由于成林是新区,新区需要发展,发展只有政策是不够的。跟着政策一起来的还有个“万人计划”,也就是为了建设新区,国家从四面八方给成林找来一万名“对口人才”。男人平均年龄31岁,女人平均年龄28岁,都是正当奋斗的年纪。这有没有精确计算过,也许没有认为的计算,只是历史与时代算到了这一刻,给了一个天时地利人和。

当然来的不仅仅是这一万人。在当年,28岁的人,孩子都快上幼儿园小班了。为了配合让这万人计划顺利落实,成林在短短的两年内建立齐了功能完善的社区,配套教育医疗设施,也有体育文艺配套正在落实。“万人计划”的头两年,年轻人们是孤军奋战,在这两年里,成百上千的老师、医生、警察等社会必须的岗位都逐步补足,让成林做好了迎接这一万个家庭的准备。这也就是“万人计划”之后更重要的“万家计划”。只有“万家计划”的顺利进行,才能为“万人计划”的成功最初保障。

那为什么不先制定和落实万家计划呢?这大概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人类本性吧。

杨晓辉参加“万人计划”远赴云城离开刘静、杨念母子的时候,刘静才刚出月子。当然,能等到出月子再走,已经是杨念和陈建明求情得来的优待。

陈建明,知青,自学考大学,第一批赴苏联学习的土木工程师。是杨晓辉的师兄,球队兄弟,邻居,也是领导。陈建明在杨晓辉没毕业的时候就对杨晓辉说,一定要出国看看,杨晓辉这才学了日语和俄语。当年工业化大发展,苏联和日本都是最方便学习的对象。

所以刘静心里念的是杨晓辉。这才是杨念名字的真实来源。可是谁有希望自己只是别人寄予思念的一个容器呢。所以这个秘密刘静从来没有说过。在杨晓辉刚到云城成林参加“万人计划”的时候,其实不是所有人看好的,老家父母安排的土地局工作还是等着杨晓辉的。刘静那时候自己也才刚工作几年,父亲刘爱国是重工厂委领导,如果他知道刘静要经历的事月子里的夫妻分离,和后面两年的“单亲妈妈”生活,他是绝对不可能同意女儿这门婚事的。可偏偏那就是一个没有计划的计划年代。作为每一个普通的人,即便是衣食无忧的“领导家庭”,也是一个只能顺应时代节奏的弱小的个体。

杨念的父母他们独立,也对家庭有责任。这种在自我和家庭之间的平衡和选择,实在特定的时代才能被传承和延续,未来这一切会怎么样,很难说。

所以杨念来到云城成林的时候,不到两岁。

他刚来的时候,成林内部只有2路公交车,通向南湾的有2路公交车,去往云城其他区的只有1路公交车。也就是说,如果要想从成林到红羽区,需要在南湾转车,前前后后需要两个多小时。

虽然交通跟不上,可是为了成林的发展,成林里面可以说什么都有。小杨念和刘静来到云城之后,最喜欢的是五湖公园和海滨公园。

五湖公园占地不大,有一个人工湖,可以划船,钓鱼,捉蝌蚪。还有一些假山啊小桥啊,也是附近小学和初中自然研究课的必备课外活动地点。海滨公园更特别,那里有一艘退役的潜水艇,这潜水艇现在半浮在水面上,里面有酒吧、餐厅还有游戏厅。海滨大酒店是成林第一个五星国宴级酒店。酒店背山面海,前面有开放的沙滩,成林本地居民也可以去玩,酒店面向山的一面墙有两米高的人造瀑布,只有人多的周末下午才会开,晚上还会打开彩色的灯光。那真是成林最早的景点。

杨晓辉和刘静每周都带杨念出去玩,这一周去五湖划船捉蝌蚪,下一周就去海滨沙滩抓螃蟹。

那个年代,成林人口成分很简单,一万个人虽然不是都认识,可就分布在几十个相关属或者关联的单位里,大家都是脸熟的人。要是成林街上来个陌生面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