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笑着将小狐给拉倒身边坐下,“你说你吧,前两年劝你早些带,自己不愿意,现在又这么着急,怪谁?”
蜜蜜狠狠地瞪了老孟一眼:“还能怪谁,就怪他,枪法太差了,今晚再试试!”
紫萱和天仙都用爱莫能助的眼神望着孟轻舟,知道小狐的迫切,这段时间大家都让着她,孟轻舟彻底沦为了造人工具;
“大姐,咱讲点道理,我每晚可都是兢兢业业的,体检也做了,我俩都没问题,这就是个机率问题,不能怪我吧!”
小骨见蜜蜜心情不好,有心转移话题,正好看到热芭的新闻,故意大声的嚷嚷道:“哟,老幺今年可以啊,人气上来了,蕊丝的销量提升好多!”
小狐撇撇嘴,心不在焉的搭话:“有什么好奇怪的,我们几个经常给她打,肯定销量大涨啊,年底的时候让小丫头给咱发大红包!”
“不好说呢,我看老幺的微博上,不少粉丝都说要她,可没提我们几个,这丫头要牛起来了,狐狸精,你要过气了哦,哈哈哈!”
这就是粉丝的力量!
喜欢一个明星,你就会去买他的东西,他的电影,他的电视剧,他的海报,他的产品,各种各样跟他有关的东西;而你不喜欢一个明星,你绝对不会去买与他相关的东西,来给自己添堵——你家里贴着一张你讨厌的人的海报,是给自己减寿用吗?
所以,从娱乐圈和明星诞生的第一天起,聪明的经纪公司就知道,要让公众对明星产生很好的观感,要维护明星的良好形象。
明星一旦XD,一旦成为渣男,一旦出现各种负面信息,就会导致市场号召力大减,也是因为如此。
而粉丝与明星之间的情感交流,几乎是单方面的,根据时代的,也分为不同的几个阶段。
公众对明星的印象决定着明星的市场号召力,名气大,美誉度高的明星就意味着市场保证。
正因为如此,当年刘德华才会被人拿枪指着脑袋逼着他签合同演戏(江湖传闻,楼主没精力考证真假),因为他就代表着票房保证。
之前也说了,明星市场消费的是粉丝与明星之间的情感。
但是粉丝对明星的情感来自哪里呢?这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明星跟大部分粉丝之间的交流,是不存在的,除非极个别的粉丝能够参与那种铁杆团,见到明星本人,其余的粉丝,依靠的都是单方面的想象,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不甚发达的时代。
最早的年代,粉丝对明星的情感,大多是来自影视作品中的角色。比如说,发哥的赌神,小马哥;当年的娱乐报道中,曾经有小混混见到周润发,把他当作小马哥行礼,由此可见一斑。
而当年演反派的明星也是相当吃亏的,比如说,还珠格格里的容嬷嬷,好好的老戏骨,上街买菜还被追着打。
在互联网没有起来的时候,粉丝与明星之间的互动,是单方面灌输的,我们姑且把他叫做:灌输时代。
这个时代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那就是粉丝是单方面接受明星的形象的,明星参演的角色,被经纪公司的包装定位,决定了一切。
粉丝能接触到的明星形象,都是来自电影电视,还有纸质媒体,而这些电视电影和纸质媒体的角色形象,还有内容报道,就是粉丝心目中的明星形象——明星本人其实也没有办法跟粉丝大范围互动,而小规模的粉丝见面会,是根本不可能大范围传播的。
也正因为如此,那个时代是内容为王的年代,为什么这么说呢?
为什么说灌输年代是内容为王的年代呢?
归根到底,是技术所决定的。那个时候没有网络,只有影院、电视台、广播电台和纸质媒体。
影院当然是播放电影的,电影这东西,你演的好不好,观众心里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