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200小说>都市言情>华娱之别样人生> 第890章:来自港圈的阻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90章:来自港圈的阻力(2 / 2)

奖项;

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狭隘,可也最长情

总有人说,华语电影最高成就三大奖中,金像奖最狭隘。

是的,从一开始,金像奖就是狭隘的。

创立于1982年,每年由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组织与颁发,采取奥斯卡式的工会投票制,旨在鼓励优秀香港电影的创作与发展的奖项,是香港电影业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动。

工会投票制决定了评选主力就是那些人。

在赛制中,第二轮决定性的投票由各个工会投出,各工会对对应的奖项会加权重5。

也就是说,如果导演协会投最佳导演奖,那么权重就是25,其他工会是20,结果难免受到资历影响,所以,我们看到的总是那些人:刘青云、梁家辉、惠英红、许鞍华、徐科……

而金像奖的参选影片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中的两项:

导演必须是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的香港居民;

出品公司须有一间为香港合法注册公司;

最少有6个主创人员是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的香港居民。

金像奖的影响力,来自于曾经辉煌的香港电影和香港演员。

上个世纪80、90年代港片鼎盛时期,港片畅销日本、韩国以及整个东南亚地区。典型代表就是成龙。他的电影在台湾、日本的票房远远超过香港。

那时,香港是东方的好莱坞,港片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绝对的票房优势保证了金像奖的含金量。

而时过境迁,市场萎靡,演员断层,香港影人的北上已然是大势所趋。

陈浩民、黄宗泽、佘诗曼等都是曾经在香港有过知名作品后来离开的演员;

不仅TVB的熟脸们纷纷进军内地,幕后的电影人也有了更多在内地拍摄的作品。比如陈可辛,从《中国合伙人》到《亲爱的》,无论口碑还是票房成绩皆不俗。比如周星星星、徐科、陈嘉上,在内地开公司,开工作室,与内地资本市场打成一片。

十多年来,香港电影市场靡颓,内地电影市场崛起,这番此消彼长之间,两岸合拍片风生水起,香港电影越来越呈现与内地电影融合的姿态。

但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没有把曾经的辉煌当做重新开始动力,反而自视甚高,想当然的认为内地娱乐圈依然会依赖于他们;

请:m.123wxw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