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200小说>都市言情>华娱之别样人生> 第223章:哪里都有山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3章:哪里都有山头(1 / 2)

“得得得,你也甭给我演戏,我还不想管你那些破事呢,你不找我,我这几天也正想找你。”

“有事你说话,你是我老师,还是我姐,咱还有啥不能说的。”

“我看你现在到处招兵买马的,就没想想照顾照顾学弟学妹?”

孟轻舟对刘闵慧的话,一点都不吃惊,那个行业没山头,国内影视圈,最大的几座山头,就是三所顶尖的艺术类院校。

而且彼此之间的竞争无处不在,不论是导演,还是演员,都会别别苗头。

中戏毕业的演员在欧洲三大电影节拿过奖的有巩莉和夏宇,分别获得过威尼斯帝后桂冠。

而北电表演班的演员在国际三大上无任何奖项,演员在三金上的成绩也只有中戏的一半,比较著名也只是余蓝在03年获得一次金鸡影后,富大龙04年获得一次金鸡影帝,黄博在09年获得半只金马影帝;

说到这里,可能依然有人会说最起码北电的导演牛逼,毕竟出了张一谋和陈楷歌。

的确,北电的导演是一大优势,不过也是因为中戏当时并没有电影导演系,中戏的导演系是培养话剧导演的,并非面向大银幕。

而北电出身的导演拍电影则更多是去中戏挑演员,比如最有名的两任谋女郎,巩莉和章子亦,都是中戏毕业;

在上个世纪,中戏在国内戏剧院校里TOP1的地位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仅仅是姜闻,陈道名,巩莉这三个人就已经是难以逾越的高峰了。

到了97年左右,随着《还珠格格》在两岸三地的大热,赵微以专业课和文化课第一的成绩考入北电,极大的带动了北电的名声,使北电后来的招生率迅速提高。

但也并不是说北电这个时候就可以与中戏比肩了,举个例子,1998年邓朝同时报名了这两所学校,在北电考试的时候考试官是黄雷,邓朝考完之后紧接着就去中戏考试,最后两所学校的考试邓超都通过了,然而邓超依然选择了去中戏。

若干年后,黄雷再次碰到邓朝,以开玩笑的方式问邓朝当初为啥不来北电而去中戏,这就让邓朝很难明说,毕竟当时中戏的师资力量和学习氛围都是明显要强于北电的。

中戏在教学上更注重于演员的基本功,主要是为了向国内话剧业输送人才,所以中戏非常重视演员的声台形表,尤其台词方面更是中戏这么多年来最为人称赞的地方,毕竟中戏的话剧、舞台剧、音乐剧都是业内公认的顶级水准。

而且中戏的教学方式也是非常系统且严格的,新生入学第一年如果表现不佳,成绩在期末不合格的都要逐一清退。

北电虽然也是学院派的教学方式,但北电是希望将来的学生是都可以走入电影行业的,毕竟属于京圈,各方面的资源都要比上戏强的多,所以也就形成了北电的风气更偏向于商业,

学生在大三大四的时候基本都不在学校了,已经开始签公司拍戏了。还有北电录取学生更注重镜头感,也就是偏向外形优势,比如15岁的柳一菲被北电破格录取,这种事情在中戏是不可能发生的。

人脉关系在各行各业都是相当重要的社会资源,对于电影行业来说,“人脉“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影视圈是绝绝对对的熟人社会,没有影视公司会在网上招聘制片人或导演或编剧,部都是靠推荐。

有一个学院派的底子,至少能让你在圈子里少走很多弯路。

孟轻舟如果不是中戏毕业,其后还在北电导演系进修过,他早期的两部电影,绝对不会那么顺利。

这一点,他心知肚明!

“慧姐,我还要怎么照顾啊,编剧本们都快成中戏同学会了,钟姐都在告诫我,担心北电那边对我有意见,毕竟周教授也帮了我很多。”

“这话你自己去给高主任说,我也就是带个话,该怎么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