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到屋内,这是那种很古老的单位家属楼,一层一套,楼道在中间,面积多的一边是客厅和三个卧室,面积少的一边是饭厅,厨房和卫生间,进门后是一个连接两边的开放式的长走廊,也是阳台。
穿过长长的走廊来到客厅,林云叫了一声妈,然后开始卸下背上的行囊和安顿手里的箱子,母亲在沙发上问林云吃了饭没,怯生生的女儿站在奶奶身边满脸期待和好奇的看着这个熟悉又陌生的男人。
想靠近,想呼唤,却又有点犹豫和不敢。
在奶奶的一再催促下,小姑娘终于是开口了。
“爸爸。”
“嗯,乖,来爸爸抱一下。”
林云伸出手,女儿却并未如期望的撞进林云怀里,林云不由得走了两步,一把将女儿抱了起来,小姑娘略微的犹豫了一下但并未躲闪,怕生,但终究有血缘的纽带。
两岁半的小女孩,五个来月不见,没有哇哇大哭能让你抱,已经让林云感受到了莫大的欣慰了,对于家人,终究是亏欠的,这是事实,是所有离乡背井的工程人的无奈。
父母会在给你的电话中隐瞒所有的不快乐和病痛,儿行千里,万分担忧,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不会在儿女离家在外的情况下,去加重儿女思想上的负担,他们有默契的达成了这样的共识,虽未宣之于口,但却代代相传,一代又一代,这是我们的传统,也是我们的文化传承。
母亲去厨房张罗去了,应该是备了一些精心特制,而林云又喜欢的菜,父亲就简单多了,问一下请了多久的假,什么时候回去上班之类的就睡觉去了。
所有的父亲并非不关心长大成人的孩子,而是为了维护那点随着年华老去所剩不多的威严,也是习惯使然,并不会像母亲一样家长里短的唠叨。
爱有很多种体现方式,而父爱无疑是最深沉厚重的,默默无语的担心和默默无语的期望,只有做了父亲的人,在经历子女成长的过程中才会逐渐的领悟。
林云抱着女儿,看着默默回到卧室的父亲,长叹一口气,不经意间,这个原本在林云眼里顶天立地的男人也慢慢的老了。
伴随儿女成长的必然是父母的衰老,这是永恒不变的客观规律,当我们开始发现的时候,却总是让我们伤感,我们无话可说,我们无法改变,我们甚至都做不到好好的陪伴。
“走,乖乖,爸爸带你去吃好吃的。”
“嗯。”
小女孩依然是怯生生的,但明显已经适应了不少,孩子是最纯洁的,因为她能感受到对方真正的喜爱,这是直觉,也是玄学,这里边有我们不知道的答案。
抱着女儿的林云穿过开放式的阳台走廊,来到了饭厅,桌上放着几个林云喜欢吃的炒菜和凉菜,大概是炒牛肉和香肠之类的,还有一盆梅菜扣肉,母亲在厨房应该是在煤气灶上热汤,这也是母亲的习惯,林云轻易的就能猜到。
从七点多到现在快十一点左右,才三个多小时,林云吃过了一碗连汤带水的大份铺盖面,不是太饿,现在肯定吃不了多少,母亲却整这一大桌,早知道就不吃了,留着肚子呀,一会吃不了太多母亲不高兴怎么办。
听得脚步声,母亲探出头来。
“萱萱,别让爸爸抱了,爸爸坐了一天火车累了。”
小姑娘听了奶奶的话,偏过头看了看爸爸,有点不明所以,两岁多的小孩或许不大能理解到什么是火车,什么是累吧。
饿了就吃,渴了就喝,累了就睡,可能已经是他们所能理解的全部。
林云在母亲的提醒中才感觉到深深的疲倦开始向自己全身袭来,果然母亲才是最明白自己的人。
林云把孩子放在椅子上,自己操起一副碗筷,准备尝尝母亲的手艺。
“幺儿,这个香肠你吃不吃。”
“不吃不吃,我刷了牙的,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