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紧接着柳江和那里的工程师研究了一夜,总算讨论出一个最终方案并实施起来。
当浮空岛开启倒计时只剩3天的时候,柳江又回到这里,今天是那个定制产品交付的日子!
柳江怀揣着一颗跃跃欲试的心,看到了那个产品。
工程师们把这个产品称为“水塘1.0”,柳江不解,为什么是这么难听的一个名字。
而那些理工男们解释说,因为是给这些小蛙们制造一个栖身之所,所以就是水塘啊。
这么一想,柳江也顿时觉得这个名字颇为贴切!于是便采纳了这个名字。
由于时间原因,这个水塘1.0的很多功能都被砍了,仅保留了最基本的文字通信功能,简单的来说就是发短信!
在柳江的原有设计中,除了文字通信,还能有语音和视频通信。
可短时间内这太难做到了,不是工程量上的复杂,而是技术无法达到这一程度,因为敲击的速度毕竟要依托于马达,这种速度肯定是比不了电信号或者光信号的。
就拿一段短短的语音信息,其中的字节数很有可能是以兆为计量单位的!
一兆就是一百万,而敲击一百万下所花的时间想想就知道要很久,就算一秒能敲击一百次,那也得敲两个多小时!
所以,能做到文字通信已经很让柳江欣喜了。
柳江看到,这个东西和老式的非智能手机差不多,一个液晶显示屏,下面是几排按键,最奇特的是手机顶部多出来一个小圆球。
问过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个小圆球就是“千里传呼蛙”的“座舱”,如果换成不同的小蛙,就能与不同的人联系。
我们知道,“千里传呼蛙”的联系只能单对单,这就相当于装了只能单对单的sim卡一样。
可柳江觉得,如果要跟10个人一起通信,那就得在这个小手机上装10个小蛙,那未免也太傻了吧!
不过好在工程师们早就准备,他们又拿出一个手提箱。
打开以后柳江看到,不是手提箱里装了什么,而是这个手提箱本身就是一个电子产品!
工程师立即给柳江介绍,手提箱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通信基站服务器……确切的说,是调制解调器更为合适,也就是我们安装宽带时常说的“猫”。
手提箱里可以放50只小蛙,安装和取下小蛙也很方便,有一个微型的小卡扣,扣住以后小蛙就纹丝不动了。
假设能够联系的一对小蛙分成AB两只,那么小蛙A就在每个人的水塘手机上,而小蛙B就都会在手提箱里。
所有人把信息会汇总到手提箱中的服务器,然后再由服务器发送给要发送的人。
如此一来,只要一个人带着这个手提箱进入浮空岛,就能有50个人同时联系彼此了,而每个人的水塘手机上,也只要装一只小蛙就可以了。
柳江大喜,这东西不是他想到的,而是这些工程师们自发设想出来的,柳江简直想给他们颁发一个诺贝尔奖!
最后,工程师当面给柳江演示了一下使用方法。
其实操作起来很简单,跟以前手机发短信一样。
实际上这些零件,都是由仓库中那些差不多快报废的非智能机改装而成的,整体用的还是电力,只有发射出去的信号是小蛙的信号,至于这个信号本身是什么物质,谁也不知道。
柳江发现,发送消息的时候,水塘手机会微微震动……确切的说,是那个小圆球在微微震动,他知道那是圆球内部的小马达在敲击小蛙造成的。
而手提箱内装着的每个小蛙底部,也都有这么一个小马达。
柳江不禁想到,如果50个人用这东西一起聊天,那这个箱子估计会不会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