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200小说>历史军事>明末之再造天朝> 481.识时务者为俊杰(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81.识时务者为俊杰(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2 / 4)

合作这么多年,对安国军的税收制度已经非常熟悉。生意越大、田产越多,要交的税自然越多,所以现场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像徐家这样的巨头。

那些小家族早就打定主意,跟着大家的意见走,反正他们也没有什么话语权。所以大家的目光都是看向在场的几个大家族,准备先听听他们的想法。

作为松江府现在仅次于徐家的两大商家,松江李家和王家无疑发言权是非常重的。李家家主李富川轻轻的咳了一声,首先发言了。

“这些年大家的好日子怎么来的心里都有数,安国军可以说是我们最大的后台,要是离了安国军,别说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了,大家的这份基业能不能保住都两说。所以我的意见是,按照安国公的意思,该交多少税就交多少税。”

王家的家主王道成跟着附和道“李族长的话非常在理。现如今,我们与安国军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些许钱财该舍弃就舍弃。何况安国军既然收税,必定就会像济州岛和辽南一样,相应的支持,算下来肯定不吃亏的。”

李家和王家之所以能够发展这么快,既与他们参与的比较早有关系,同样也因为他们两家的儿子李定成和王仁学与鲁若麟私人关系不错。再加上李定成和王仁学说起来对李雪晴是有救命之恩的,又加分不少。

所以,李家和王家当初从徐家的附属家族,在鲁若麟的扶持下一路壮大,至少在安国军治下已经不用看徐家的脸色了。当然,回到江南本土,面对徐家这个巨无霸,李家和王家还是要夹着尾巴做人的。

“说的轻巧,你们两家田不多,我们名下田产众多,要是按照安国军的制度交税,每年要交不少钱的。”马上有人跳出来反驳道。

李王两家产业的大头在商业上,田地反而不多,所以对征收田赋反应并不大。

“按照安国公的一贯风格,既然田赋要收了,商税同样逃不掉的,不过是早晚的问题。”作为在场最大的地主徐家并没有想象中反应那么激烈,因为徐炎林明白,一旦安国军站稳脚跟,再想免税是不可能的了,这也是江南权贵们敌视他的最大原因。

好在徐家在尝到了海外贸易的甜头之后,对于交税已经不像之前那么排斥了。当然,要想徐家带头拥护安国军的税收政策,安国军必定要在其他地方给予一定的补偿,否则谁愿意当这个出头鸟。

要知道江南权贵们一直都是盘根错节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可谓是剪不断理还乱,很有一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味道。松江大户们拥护安国军,势必就会与江南其他地方的权贵们形成对立,相当于背叛了自己的阶级或者集团,损失也是不小的。

“诸位,不要光想着交税的坏处,也要想想交税之后的好处。我们这些人虽然免了些税,但是上下打点的钱难道就比省下的那些税少多少吗?再说了,大家也是在大明跑老了商路的,即使关系再硬,一路的各种关卡哪个不要打点一番,稍有不慎甚至会人财两失。想要在大明好好做生意,难啊。”

“但是在安国军治下做生意是什么情况想必不用我说了,虽然交了税,但是省心啊。至少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我们完全不用理会,甚至遇到刁难和威胁还可以求助于安国军。如果说那些税是交的保护费,那我也认了,至少我认为这钱交的确实物有所值。”

“以往安国军的地盘只限于济州岛和辽南一地,我们就已经赚得不少了。要是整个江南,甚至整个大明都在归安国军管理,而我们的买卖可以畅通无阻的做到大明每一个地方。想想这其中会有多大的利润,不比交那点税多多了吗?”

李富川疯狂的为安国军安利,希望大家能够带头拥护安国军的税收办法。

“不错,李兄说的在理。我们松江原本就工商发达,这些年与安国军合作之后工商业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要我说,一旦安国军站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