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大牧首的身后便是征召到的十万新兵,虽然这些新兵只接受了一个月时间的的训练,但尼康大牧首坚信这些教徒的勇气,他们都是忠诚的教徒,为了上帝,他们愿意牺牲自己的性命。
再加上大明的军队不远数千里来此,肯定是困顿不堪,而且此时正值罗刹国最寒冷的季节,他不认为如绵羊般的大明士兵可以发挥出正常的战斗力。
只要赢得这场战争,罗刹国将再次被教会统御,而作为罗刹国的大牧首,他将再次君临天下。
至于他们的皇帝,呵呵,一个已经成为阶下囚的皇帝,哪里还有脸面来找他计较。
“大牧首阁下,你认为明军会同意议和吗?”罗德不冷不热的说了句。
罗德公爵对大牧首尼康一直都没有什么好感,作为罗刹国的杜马,他对皇帝阿列克谢没有多少敬重,但他必须为议会负责。
说起来罗刹国的皇帝、大牧首、杜马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极为微妙,罗刹国的皇帝可不比华夏民族的皇帝。
在华夏民族的意识里,君为天,皇帝是天子,没有任何人可以忤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在欧罗巴,皇帝往往只是个名义上的称呼而已,在皇帝以下有议会和教会,还有一众的公爵、侯爵、伯爵等。
这些公爵、侯爵都有各自的领地和士兵,并且是他们的私有财产,即便是皇帝也不能轻易夺走他们的领地。
如果是要打仗,则通过议会来开会,取得一致结果后拥有领地的领主们方会将士兵集合在一起听从皇帝的调遣。
也正是这个原因,欧罗巴后来才分裂成星罗棋布的小国,这期间虽然也有民族意识的苏醒,但不得不说长久以来的旧式分封制也起了相当的作用。
罗德公爵心里其实很矛盾,他既希望尼康赢得这场战争,同时又担心战争结束后他们这群主战派遭到清算。
为了保存实力,罗德公爵与议会商议的结果就是,统帅可以使尼康,但只能派教兵,而罗刹国最后的六万精锐则守卫在莫斯科。
“事在人为,不是吗?”尼康大牧首转过脖子冲罗德微笑了一下,笑容中却充满着嘲弄。
战争是愚蠢的阿列克谢一世挑起的,现在却又找他来帮忙,真是可笑。
战或者不战尼康心里都有计算,战的话他虽然没有必胜的把握,但料想明军在这样严寒的环境里战斗力已经会打折扣,所以他也并不十分担心。
如果能议和成功,那么就等同于他胜利了,不论如何他都将结束这场战争。
不一会儿,罗刹国使者从明军阵营返回,表情很是气愤。
“大牧首大人,明军的指挥官十分无理,他竟要求您亲自前去谈判,还要在大明的军营里。”使者如实回道。
“哼,听闻明军的指挥官只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怪不得如此狂妄。”尼康冷哼一声道。
“那么接下来如何应对呢?”罗德不紧不慢的道。
如果能议和,议会也不会将尼康再次请到台上来,现在就看尼康怎么处置了。
“你再去一次,我要知道明军的条件。”尼康仍旧气定神闲,他岂能不知道罗德的心思。
见使者又朝着大明阵营方向跑去,他又低头对一个主教交代了几句,让其准备好应对最坏的情况。
刘鸿渐看这罗刹毛子去而复返,马上就又清楚这人想问什么了,于是还没等罗刹人开口,刘鸿渐便说出了自己的条件
想议和也不是不可以的,虽然本王没有看到你们的诚意,但本王决定还是给你们个机会。
这样吧,将罗刹国除了莫斯科以外的领土全部划归大明所有,罗刹国只能保有不超过五万人的军队。
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