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200小说>历史军事>贞观小财神> 第五百八十七章 承乾还能监国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八十七章 承乾还能监国吗(1 / 2)

现在氏族志即将完稿,高士廉也增加了汇报的次数,他很清楚,这件事在李世民的心中还是有比较重要的地位的。

他很关心氏族志的编写情况,应该说,是关心陇西李氏的排位情形。去年,就因为这氏族志,李世民可是大怒了一次。

不是因为别的,这些负责编写的人,竟然把琅琊王氏等旧贵族放在了陇西李氏的前面。

这不是开玩笑吗?

这些人也太不懂的看脸色了,现在坐在皇位上的人姓什么?

他姓李啊,姓李,前些年他才拜了老子当祖宗,这些人怎么可以把姓王的放在他前面,就这点事,居然还要他亲自提出来,他们才肯改正。

世家为尊的这种观念,看来是根深蒂固的!

不革除不行!

实话实说,李世民在氏族志的编写上挑刺,确实是为了自己家的荣耀,但也不全是为了自己,这些旧氏族的势力,在魏晋南北朝时最为强盛,至隋有所消减,再到隋末丧乱,很多氏族的势力已经瓦解,不复存在。

当然,那只是有些,还有一些,以从前的中原氏族集团为首,例如琅琊王氏起自山东,清河、博陵崔氏,势力遍布河北。

在这些氏族力量深厚的地方,往往也是受到旧氏族追捧的礼仪文化聚集之处。

在旧氏族的眼中,管你是什么来路,现在又混成什么样,就是皇族,也是比不上他们的。

身份地位,氏族的渊源,厚厚的一叠家谱就是他们的标榜。严格来说,他们有错吗?

也并没有,这些存活至今,还能有强大控制力的旧氏族,往往都家学严谨,每个时代的家主,都有很强的能力,可以将族内的事务,管理的井井有条。

这些家族都有自己内部传承的家学,此所谓家学渊源,其中包括治国、修身等各种知识,对外他们保持着高门大户的尊荣,看待氏族外部的人,从来都是高人一等。

在氏族内部,他们保持着良好的运行状态,用严谨的治家态度来培养家族的子弟。

做官也好,做乡绅也好,朝廷说的话不一定好使,他们一般都会遵循家族的行事规则。

也正是因为自身比较高的追求,氏族才会兴旺发达,在乡里保持很高的威望。

按照现在有姓名的这些氏族,很多就是从曹魏时起家的,算到今天也有二百多年了。

能够维系这么长时间,经历各种风风雨雨,还能屹立不倒的家族,当然要受到尊崇。

可是,到了大唐,氏族的一些弊端也渐渐显现。从朝廷上来讲,中级以上的官员,几乎都是出自世家。世家子弟垄断了朝廷大臣的基本来源,普通士子上升无门。

要知道,科考这件事,在大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建立,但是,那时候,几乎还是从氏族之中选取合适的人才进行考试,再入朝为官。

这当然可以把控选择官员的质量,可是还是将朝廷选取人才的范围约束在世家子弟之中。

使得朝政僵化,少进步,这只是世家的弊端之一,其二,则是更为关键的。

到了唐朝初期,这些仍然实力雄厚的世家,往往依靠姻亲,也既男女婚嫁维持势力。

为了维持家族庞大的开销,世家内部的男女婚娶也沦为可以标价的东西,尤其是世家的女子,更甚之。

但凡想和高门大户的年轻女子结亲,所备彩礼,几乎可以将一个中等官吏之家拖入贫困的地步。

当朝权臣之中,魏征就是妥妥的受害者。当年,为了给长子房遗直迎娶一位世家女子,差点把家底掏空。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想破除世家的垄断,也是情有可原的。不能说他是为了一己私利。

“陛下,明德宫那边已经准备妥当,不知陛下要何时启程?”

说来,长安城和洛阳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