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权驾驭在德高望重的程明森之上,才更是让群臣对朝廷失望。皇上承天命年幼即位,徐坤泽若仗着他昔日对皇上有功,便始终把皇上当做昔日的皇子来看待,以为皇上现时的年纪比对他求必应,岂不无视天子威严?这次一旦如他所愿,日后定得寸进尺。我朝恐怕没有再高的官职能赐封于他。”
皇帝本来有些困乏差点打起盹来,见摄政王少有的与他商议,就一个激灵便来了精神。平日里他与摄政王商议朝中之事,太后都在场,还没等自己这个做皇帝的有所表示,太后便与摄政王争论起来。
摄政王曾经有几次请示皇帝所见,每每皇帝正欲说些什么,便被太后抢了过去,或是才说了几句,便被太后推翻。等摄政王告退后,皇帝提着胆子暗示太后,要给自己这个皇帝几分发挥的余地,太后说他尚且年幼,不明时局,言之无物,还是先在一旁多听听她如何与摄政王商议,也多观察学习早朝时摄政王如何与群臣议事。
久而久之,皇帝也懒得表明自己的想法,任凭太后代他发言。
久而久之,皇帝也有按捺不住的时候。
前日太傅教书时,与皇帝说起《尚书·牧誓》。夜里,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他的母后,梦里有太傅的声音在不断地说着牝鸡司晨,母后的脸就变成了妲己的模样。他虽不知妲己的相貌,梦里却十分确定,那个妲己定是由母后变来的。
此番摄政王请示皇帝,皇帝便一定要说几句“皇叔所言有理。自朕登基以来,前后已对徐坤泽进行了不下三次赏赐……”
“皇上,徐坤泽他……”太后又时一贯的做派,抢过了皇帝的话。
但这次,皇帝竟不让太后,道“请母后让朕说完。”
未等太后答应,皇帝便接着往下说“放眼朝廷,论才识谋略,他莫如状元出身的刘丞相,论勇武,他莫如将军冯巳,论德望,他莫如李尚书,但朕登基大赏时,对他的赏赐,均在此等大臣之上,此番若再破格升他的官,实属牵强。”
皇帝句句有理,太后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戚宁也颇有几分意外,皇帝所言,竟不像一个十岁不到的孩子。
将来有一日,太后将死之时回想到这一刻,才反应过来,她一直把皇帝看作未长大的孩子,其实早早就君王之气侧漏。
摄政王道“皇上明鉴。”